古文《鲁侯养鸟》的意思是什么

2025-04-28 03:33:00

从前,有一只海鸟停留在鲁国国都的郊外,鲁王迎接它并在宗庙里给它敬酒,演奏《九韶》使它高兴,准备牛、羊、猪的肉作为它的食物。

海鸟于是双目昏花,心情悲伤,不敢吃一忧栝牯嚣块肉,不敢喝一杯酒,三天后就死了。鲁国国君的这种做法,就是用供养自己的办法养鸟,不是用豢养鸟的办法养鸟。

出自战国时期庄子《庄子·外篇·至乐》,原文:

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

古文《鲁侯养鸟》的意思是什么

扩展资料:

主旨:

鲁侯养鸟是则寓言,反映了一段历史故事。寓言讽刺了那些不以正确的养鸟的方法养鸟,而用供养自己的方法养鸟的国君。

向人们揭示了这样的道理:好的愿望必须符合事实,如果只有主观愿望而违背客观实际,好事便会变成坏事。

背后故事:

鲁国的郊外飞来一只海鸟,鲁国国君很喜欢,就毕恭毕敬地把这只海鸟迎进了太庙,演奏《九韶》这种庄严的音乐取悦它,准备了美酒给它喝,宰了牛羊给它吃。

每天用这样的礼仪供奉这只海鸟。而这只海鸟呢?目光迷离,神色忧郁,不吃一口肉,不喝一口酒,郁郁寡欢,三天就死了。

庄子评价说,鲁侯这是在“以己养养鸟也”,也就是说“用自己希望别人侍候自己的方式侍候鸟”。鲁侯的动机是好的,然而因不了解海鸟的需求。

不仅把海鸟“爱”死了,自己也没有享受到爱的效果。在庄子看来,正确的方式应是“以鸟养养鸟”,即以鸟希望被对待的方式来对待鸟。

作者介绍:

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人,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他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

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庄周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生平只做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庄子最早提出“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

庄子洞悉易理,深刻指出“《易》以道阴阳”;庄子“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他的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的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与老子齐名,被称为老庄。

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鲁侯养鸟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