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馆游玩攻略
1、中国美术馆1958年开始兴建,1963年正式开放,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国家文化标志性建筑。主体大楼为仿古阁楼式,黄色琉璃瓦大屋顶,四周廊榭围绕,具有鲜明的民族建筑风格。主楼建筑面积18000多平方米,一至六层楼共有21个展览厅,展览总面积6660平方米;建筑周边有3000平方米的展示雕塑园;1995年建现代化藏品库,面积4100平方米。提前线上预约,门票免费,入口处出示预约码、身份证即可进入。

3、中国美术馆现收藏各类美术作品13万余件,从古代到当代,各时期的中国艺术名家代表作品,构成中国美术发展序列,兼有外国艺术作品,同时也包括丰富的民间美术作品。藏品中有苏轼、唐寅、徐渭、任伯年、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潘天寿、蒋兆和、吴作人、李可染、董希文、吴冠中、朱德群等中国艺术大家的作品,于右任、高二适、沙孟海、启功等书法家的作品,刘开渠、滑田友、王临乙、曾竹韶、萧传玖、张充仁、王朝闻、潘鹤、刘焕章、文楼、朱铭等雕塑家的作品,也包括毕加索、达利、珂勒惠支、安塞尔·亚当斯等在内的外国艺术家作品。中国美术馆在文化和旅游部的领导下,在几代馆长的带领下致力于展示中国最新的艺术创作成果及国际艺术家的创作、促进国际艺术对话与交流以及提高中国公众的文化认知与审美水平。一方面,这里为中国艺术家提供展示的空间,许多载入中国美术史册的重要展览均举办于此;另一方面,中国美术馆在引进外来艺术方面不遗余力,与国际许多著名的艺术博物馆都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5、一层展厅还包括针对高等书法教育发展史与教学研究成果的成果展示。展览集中展示各高校在书法专业创设、发展阶段的重要文献,涵盖历史资料、教学手稿、教师示范、教案、作品文献等,具有系统性、多样性、可读性的特点。其中诸多文献皆为首次披露,对展现中国高等书法教育的历史发展脉络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展览汇集全国80余所高校书法专业教师的代表作品,综合反映了我国高等书法教育60年的成果,对促进高等书法教育的繁荣发展、展现新时代书法人才的创作水平,助力中国书法事业蓬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7、三层、五层展览以最具中国艺术特质的写意为核心理念,将中国明清之际和现代以来的美术史上写意精神和写意水准的艺术作品齐聚一堂。展出作品在创作时间上分为古代和现代两部分。其中,古代部分以八大山人、石涛作品为主,展示两位艺术大师的书画艺术与时代、社会、个性之间的互动关系。现代部分,梳理了20世纪以来在理念和技法层面深受二人影响的中国写意艺术的文脉流变,旨在从更宽广的历史、文化、艺术的视野,呈现中国艺术家对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所达到的高度、广度与深度。六层展示了唐寅、文征明的书画,七层可以在观景台看看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