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论孝的三个层次分别是什么
孔子“孝”论包括三个层次:
一、是“能养”,即赡养和养护父母。
二、是继承父志,完成父业,并使父之事业发扬光大。
三、是要从内心里对父母充满爱意。
孔子孝论的三个层次是依次展开的,亦是逐次上升而升华的。第一维度与第二维度是对当时社会普遍观念的认可,是对当时世俗观念的概括与总结,也是作为人子的本分。
但一个人只是尽到自己作为人子的本分还不够,更为重要的是要具有发自内心的对于父母真诚的爱意。第三个维度才是问题的根本,才是孔子孝论的核心。
孔子不提倡愚孝:
父母都是平常人,也会有缺点和错误,孔子允许子女劝谏,只是要注意方法。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里仁》)意思是,侍奉父母,如果他们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如果他们不听,还尊敬他们,不触犯他们;虽然忧愁,但不怨恨。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