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缺铁性黄化症的防治技术

2025-10-20 11:39:15

1、园林植物黄化症状识别

园林植物缺素失绿是土壤条件、积温、光照、肥料施用不当等因素影响的结果。缺素往往和植物体类的营养元素缺乏直接相关,不同元素缺乏,表现症状各异:

缺氮引起的黄化:叶绿素含量减少,表现为植株矮小,叶片变薄,老叶褪绿。

缺镁:对叶绿素的合成及植物对CO2的同化作用有抑制,表现老叶叶脉间出现黄化现象,而后逐渐扩大至全叶,叶脉保持绿色,严重时叶片脱落。

缺铁:对植物叶肉细胞如栅栏细胞及主脉内薄壁细胞的形状和结构都会造成严重影响,破坏其中的叶绿体等细胞器及膜的结构和功能。表现为脉间失绿、老叶正常

2、绣球缺铁嫩叶叶脉间明显失绿

菊花缺铁性黄化症的防治技术

3、杜鹃嫩叶大量变黄,叶脉呈绿色

菊花缺铁性黄化症的防治技术

4、缺铁性黄化症发生的主要原因:

1、施肥不均匀,过量施用大量元素肥,忽略对微量元素肥,特别是有效铁肥的补充。

2、土壤条件太差: 土壤盐碱化、土壤板结有机质含量低,会影响对有效元素的吸收。针对土壤条件差的,合理使用国光活力源生物有机菌肥改良土壤,结合高活性铁肥的施用,能有效治疗植物缺素症。 

5、菊花缺铁性黄化症防治方法

防治药剂:黄白绿   思它灵

防治方法:用黄白绿1500倍+思它灵1000倍稀释液灌根,70ml/盆,共两次用药。

用药结论:通过本次实地黄化防治实例,用药处理组与对照差异显著,2次用药后植株明显返绿。即:根部浇灌国光思它灵1000倍+黄白绿1000倍连用2次,对于防治园林植物缺素黄化症,有较为显著的防效,有条件可以结合叶面喷雾效果更加。

下面为防治黄化症效果展示

2018.3.31用肥当天为用肥时的整体黄化情况

菊花缺铁性黄化症的防治技术

6、2018.3.31用肥当天为用肥时的局部黄化情况

菊花缺铁性黄化症的防治技术

7、2018.4.7用肥7天后观察

未用肥对照黄化情况

菊花缺铁性黄化症的防治技术

8、用肥7天的黄化转绿图

菊花缺铁性黄化症的防治技术

9、2018.4.14用肥15天后观察

未用肥黄化情况

菊花缺铁性黄化症的防治技术

10、用肥15天的黄化转绿图

菊花缺铁性黄化症的防治技术

11、植物在种植过程中需要的营养成分不同,种植者需耐心观察并及时补充植物所需养分,让植物生长得更好。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相关推荐
  • 阅读量:162
  • 阅读量:172
  • 阅读量:109
  • 阅读量:66
  • 阅读量:185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