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不能命又不受令的意思
意思是:既不能命令人逛罹为垴家听他的,又不听命于他人。
这句话是春秋时期齐景公所说,出自战国时期孟子、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孟子·离娄章句上》,原句为:
齐景公曰:“既不能令,又不受命,是绝物也。”涕出而女于吴。今也小国师大国而耻受命焉,是犹弟子而耻受命于先师也。
译文:
齐景公说:“既不能出令以使人,又不能事人以听命,岂不是自取灭亡?”于是含着眼泪把自己的女儿嫁到吴这个国家。现今小国效法大国,但却耻于接受大国的指令,这就好比学生耻于听命于老师一样。
扩展资料:
相关典故:
春秋战国时期,吴王阖闾,在伍子胥的辅佐之下,国力快速发展,最终率军攻破楚国。后来听到齐国跟楚国建立了盟友关系。吴王大怒:齐国明知道楚国是他们的仇敌,却跟楚国结盟,这是对他们不尊重。且万一楚国从西,齐国从北方夹攻,将是吴国的灾难,因此就想讨伐齐国。
宰相伍子胥说道:国家之间互相结盟是很正常的情况,齐国不一定帮助楚国攻打我们。所以不建议现在就讨伐齐国,可以先派人去齐国求婚,如果齐国不答应,这时候再派兵讨伐,师出有名。于是吴王阖闾就听从了伍子胥的建议,派使者前去齐国为太子波求婚。
当时的齐景公已经年老,没有了雄心壮志。他只有一个最小的女儿还没有出嫁,不忍心把最爱的小女儿嫁到外地。但是齐国既没有能够出谋划策的大臣,也没有能征善战的大将。齐景公又非常害怕一旦拒绝了吴国提亲,吴国就会派军前来征讨。
无奈之下,齐景公不得不把自己的女儿嫁到吴国去去“和亲”,尽管他的内心很痛苦,但他为了国家的利益却不得不如此。当时他说了一句话:“既不能令,又不受命,是绝物也。”意思是既不能出令以使人,又不能事人以听命,岂不是自取灭亡?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阅读量:30
阅读量:31
阅读量:63
阅读量:60
阅读量: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