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欺负,要不要教孩子反击?

2025-11-05 04:33:24

1、河南禹州的李女士称,今年 9 月底,她发现 7 岁二年级的女儿的眼睛在眨眼的时候,眼睛里会冒出小纸片。

后多次冒出纸片,带孩子前往医院就诊后,医生从孩子的眼睛里取出的纸片总计竟多达几十张。

经调查,这些纸片是被孩子的三名同校男同学,强行塞入眼睛中的。

「中午吃过午饭进教室的时候,有三个男同学,一会儿捏三四个疙瘩,掰着眼睛开始往里边塞。」

眼睛里进沙子都无法忍受,何况是往眼睛里塞纸团,这简直就是酷刑,还很有可能对孩子的眼睛造成永久性的视力伤害!

没有想到,霸凌竟然出现在 7 岁的孩子中,更没有想到,这么小的孩子,就能有这样恶意。

而该校校长被记者电话采访的时候,居然称,这是「小孩子间的玩闹,没有恶意」

孩子被欺负,要不要教孩子反击?

2、校园霸凌

比你想象的来得更早更恶劣

这几年来,随着媒体曝光,校园霸凌问题已经不再鲜见,变成社会问题。

今年 8 月 25 日,湖南郴州汝城一名小学女生被多名学生轮番掌掴或踢踹,事件双方均是土桥镇中心小学的学生。

孩子被欺负,要不要教孩子反击?

3、2018 年 12 月 14 日下午 2 时左右,甘肃宁县一年级学生马某某、赵某某对同班同学小玉(化名)进行推搡殴打,致其倒地后又将其裤子脱掉,用教室里的笤帚把对小玉的下体进行乱打乱戳,致其下体受伤,血流不止。

孩子被欺负,要不要教孩子反击?

1、大到霸凌,小到被欺负,家长们最常见的是下面这四种观点:

用合适的方式告诉长辈;

要尽量避免正面冲突;

如果不是什么大事,则要懂得吃亏;

打回去啊。

每个家庭都有每个家庭的答案。

我们来说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个女孩和妈妈去游乐园玩,忽然间一个男孩冲了过来,夺走了女孩手中的玩具,并狠狠地打了女孩一巴掌。

女孩伸手反击了那个男孩,打在了那个男孩的手臂上,男孩大声哭了起来,躺在地上撒泼打滚。

这时男孩的母亲跑了过来,抱着儿子不停地问:「是不是妹妹打了你?」

男孩子忘了是自己有错在先,只说:「妹妹打我。」

男孩的母亲恶狠狠地对女孩的妈妈说:「你得让你女儿道歉。」而她似乎忽略了女孩脸上浅浅的掌印。

女孩的妈妈跟男孩母亲讲述整个事情的经过并表示:你儿子向我女儿道歉的话,我女儿也可以向你儿子道歉。

男孩的母亲在听完后,瞥了女孩妈妈一眼,就抱着儿子走了。

有人可能会觉得奇怪:女孩的妈妈在看到孩子还击的时候为什么没拉住她?

因为她相信自己孩子的判断。

在孩子的心中,永远是爱憎分明的,TA 们天生会对伤害 TA 的人给予回击,而这又是人最初也最珍贵的棱角。

对别人的伤害忍让,甚至以德报怨的教育方式,可能会让孩子渐渐失去对这个世界最初的好恶的判断,让伤害的人知道自己不可以随意被伤害,其实就是一种本能。

孩子被欺负,要不要教孩子反击?

2、如何培养孩子「不好惹」的能力?

当然,遇到暴力后懂得反击是后续,最重要的,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不好惹」的能力。

那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1. 教孩子学会维护自己的权利,学会表达自保的意愿。

无论是自己的意识,身体还是物品,都要坚决捍卫自己的权利,都会让对方知道你不是任由人揉捏的软柿子。

「你这样是不对的!」

「打人不对的!」

「这是我的东西,还回来!」

很多霸凌者在最开始打人的时候都是带着试探,如果你不反抗,只知道哭闹,他只会变本加厉,慢慢跨越正常人际相处的那个范围,来抢夺原本属于你的权利。

捍卫自己的权益,这在孩子人际交往能力中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这意味着一个底线,能将别人对你的欺负在试探中就扼杀掉。

2. 教会孩子自我保护的能力和技巧

记得有之前网络上的一个视频。

一位爸爸去观摩女儿排练芭蕾舞,意外的发现自己的女儿被另一个女孩恶意推倒。

老师回过头来提醒女儿要站稳,女儿心里很委屈,推人的女孩则回以挑衅的眼神。

回家路上,爸爸得知女儿经常被打后,惊讶于女儿为何不还手时又得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回答:「因为你不让。」

女儿说:「你说尽量通过沟通解决问题。」

爸爸一时语塞,然后教孩子:「再有这样的情况,你一定要还击!」

最后女儿在表演中,又遭到之前的女孩的霸凌,这一次,女儿勇敢的反击。

当然,这个是一个视频,是不是要打回去,要因人而异,但是打不过,也不能任由人欺负不是吗。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创意

3. 接纳孩子遵循自己的本能反应

我们不必再虚伪地去和孩子说:「不能打人」。因为这是他保护自己的本能。

我们要教孩子的是分寸,还击的时候,有哪些地方不能打。

当孩子不还手的时候,我们需要了解的是他不还手的原因。千万不要觉得他吃亏了很没用,而是接纳他的情绪。

这个为什么很重要,因为这种共情会让孩子有底气,自己的选择会得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对父母来说,能和孩子建立亲密无间的信任。

而在这个基础上,孩子才会慢慢衍生出自己的气场:

我不爱动手,并不代表我就会被随意欺负。

4. 和孩子建立沟通和信任

这个孩子忍受着眼睛的疼痛和屈辱,却没有告诉自己父母。

孩子被欺负,要不要教孩子反击?

孩子被欺负,要不要教孩子反击?

孩子被欺负,要不要教孩子反击?

孩子被欺负,要不要教孩子反击?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