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持孩子的学习兴趣
1、孩子的天性,绝对是爱学习的。未知的知识,对他们就像探险一样有趣。这点毋庸置疑,每个家长都要坚信,没有不爱学习的孩子!
2、孩子不感兴趣,兴趣降低,一般存在以下四方面的原因:1.学习遇到困难了,自己无法解决,挫折感让他的兴趣降低。解决方法:家长辅助他解决遇到的困难,帮助他获得成功解决问题的成就感,有了成就感,兴趣蹭的就上去了。但在辅助他解决困难的时候,要警惕最常见的坏情绪传染,也是即将说到的第二个原因。
3、2.学习过程中的坏情绪,导致了兴趣的降低。而这种坏情绪,往往来自家长。家长看到孩子一些简单的内容总是学不好,容易发怒、暴躁,孩子对情绪的敏感性非常高,很容易接收到坏情绪并被影响,以后提到相关的学习内容,当时的坏情绪和感受就回忆起来,并让他的兴趣瞬间降低。解决方法:家长在和孩子相处时,尽量通过语音语调、眼神来传递鼓励、信任等正面情绪,记住,是语音语调而不是语言内容!孩子对情绪的感知,不是你说了什么,而是你用什么语音语调来说的!
4、3.学习新知识一开始是有趣的,但是要达到记忆、运用等熟练掌握的程度,必须经过一段枯燥的练习阶段。在这个重复而枯燥的练习阶段,孩子的捻昧杼羟兴趣很容易下降。解决方案:孩子的注意力、意志力相对成人要弱很多,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儿童。当他遇到重复枯燥的训练内容,家长有3个方法给予辅助:a、帮助他制定计划 b、对于小阶段的练习效果及时鼓励和反馈 c、帮助他找到重复练习的方式,有些重复练习用对和变换方式,也可以不枯燥的。
5、4.孩子有天生的个体差异,对某些学科天生兴趣浓厚、某些学科兴趣较低。解决方案:家长要清楚,个体差异是真实存在的,就像木桶的短板总是有的。但是不擅长的科目,可以用目标与激励去激发孩子的兴趣,毕竟人的学习动机至少有“喜欢”和“需要”两种。天生不感兴趣的,可能无法触发“喜欢”这个动机,那至少家长要帮助孩子触发“需要”动机。
6、总结来说,兴趣是由动机激发出来的,孩子天性的好奇和爱好是最原始的动机,但是孩子又很脆弱,一点点困难、挫折和坏情绪,都能破坏他的兴趣。所以,家长就要担当护花使者的角色,精心呵护孩子们珍贵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在孩子即使不喜欢的情况下,也能帮助孩子找到需求点和成就感,触发他的动机,维持他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