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辅导:如何审题
1、给叙事性的作文命名时,常用两个字、四个字或一句短语有时,老师给我们的写作划定一个范围,比如“童年的一件事”,然后让我们写完以后自己“拟题”,就是自己给自己的文章起一个题目。《童年的一件事》,当然也可以算是一个题目的;但老师想给同学以更大的写作空间,同时也想考测一下同学们的拟题能力,所以就有了这样的要求。拟题的能力实际上是一种概括能力,也是一种审美能力。看你能否给自己的文章起一个好名字,拟一个好题目,使读者对文章的内容一目了然,同时又起到吸引读者的作用。拟题的方式有很多,仅从字数上来说,就有两字的、三字的、四字的和短语的,但我个人却偏爱两字的,请看下面的这些例子:《桃花》——写桃花与童年的故事;《捕蝉》——写上树捉知了的事情;《零食》——写自己小时候爱吃零食的故事;《讨饭》——想知道到哪里去讨饭吗?《舅公》——这个特殊的人物,我和他之间发生的故事;《鼻涕》——这样的文章你一定要看哦!……怎么样,两字的题目有着一种特殊的美感吧?是的,它简洁明快,把最核心的信息以最简洁的方式传递给读者,使读者清楚明了。同时,还给人以一种悬念感,使人产生了阅读的欲望和兴趣。

3、在题目中充分发挥和表现出“五官功能”,使之有形、有声、有味、有色或有感,能使题目新醪估略百颖出彩小小的题目,其实也大有文章可做。如果要我来拟题,我会力争使题目与众不同,充满美感。其中的方法之一,就是从五种感觉上入手,使题目变得新颖别致,如诗如画:其一,使之有形。这是最常用的,也是拟题的基本要求。如,与其叫《我爱校园》,就不如起《我爱校园的红玫瑰》为好;叫《喜欢音乐的阿姨》,就不如叫《拉大提琴的女人》为好。前者概念化,无形象,而后者却有画面感,富有形象,使人联想。其二,使之有声。这是较高层次的拟题要求。如,与其起《谁来了》,不如起《门外沙沙声》;与其起《苏州雨韵》,不如叫《小巷听雨》。声音如音乐,它所给人的冲击力要大于文字。其三,使之有味。这似乎较难。但一个充溢了香味的题目,会具有一种独特的吸引力。如《淡淡的白梅》、《菜根香》、《喷香的日子》、《有香味的阳光》、《在散发着原野气息的城市中穿行》等。其四,使之有色。这似乎不难,只要加进描写色彩的词语就可以了,如《一抹蓝色的秋日》、《穿苹果绿上衣的少女》、《校园的白兰花》等。但在题中含有色彩的对比,就要求更高了。如《金秋红叶》、《白衬衫上的墨迹》、《绿草地上的黑色长椅》、《穿米色风衣的黑发少女》等。这些题目都有双色,读后给人如画联辉的美感。其五,使之有感。这是一般的拟题者所绝少采用的,因为触觉好像易遭冷落。但具有触觉的题目却别具一格,令人难忘,如《冰凉的秋》、《冷漠的目光》、《粗糙之美》、《光滑的石井栏》、《带有尖刺的玫瑰花》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