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对待自私心理
在我们身边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自私的人,而且相信你也有过这种经历:你的朋友特意把你约出来,只是为了讨论某某人多么自私自利,实际上,自私是一种较为铺面的非常态的心理现象。从造词的角度上来看,“自”是指自我,“私”指的是利己,两者结合起来“自私”指的就是一个人在只以自己为中心的前提下,过分考虑自己的利益,不管在什么事面前,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他自己,完全地只顾及自己的利益,一点也不顾及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公益。

二、人的欲望没有疆域
1、如果这个世界上有什么东西能比宇宙更加无限,那就只能是人类那永不满足的心。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人的欲望和需要,都必须控制,不能任其发展,人类所有的诉求,都必须受到社会规范、道德伦理、法律法规的严格控制,假如完全不顾及社会条件和时代条件,完全不顾及千百年来人类为了更好的未来而自我约束的道德评价体系和社会法治,不顾及与你同时代的千千万万的其他和你一模一样的个人,而知识一昧地想要满足自己的各种低级私欲、无尽的贪欲、肮脏的企图的人,就是具有严重自私心理的人。但是通常来说,自私的心理实际上一般是影藏在个人的需求结构之中,你可以唤醒他,也可以为了他人,为了自己,让它继续沉睡下去。

四、自私的人对自己的行为已经常态化
1、有一种自己的人往往是这样,他们因其自私的行为而引起身边人的公愤,但他们好像已经养成习惯似的,完全不当回事,有种死猪不怕开水烫的“英雄气概”。但是与此同时,他们为了逃避舆论谴责和进一步可能发生的社会惩罚,便会暗中改变方针,他们常常高唱高调,故作一种姿态,然后再偷偷摸摸的占别人便宜,在自己布下的谎言和假象之中,将其内心本来那么自私的本性,隐藏在别人、也影藏在自己的视线里。好像根本没这回事一样,即使满肚子男盗女娼,却仍旧满嘴仁义道德,像是滚刀子肉一样,任谁拿他也没办法,而被侵犯利益的人往往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六、如何调适自私心理
1、一个想要改变自私心态的人,其实有一个非常简单易行的方法,那就是利他行为。列如关心和帮助别人,给希望工程捐款,为他人排忧解难等。还有一些自私心特别重的人,可以先从让座、借东西给他人这些小事做起,循序渐进,这样以后才能做大一点好事。多做好事,可以在行为中纠正过去那些不正常的心态,从他人的赞许中得到利他的乐趣,通过做好事,让自己得到教育和升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