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自闭症精细动作训练

2025-10-24 22:45:20

1、精细活动之内容:

够、戳、勾、握、捏取、拧物、串珠、搭积木、扣扣、用剪刀、握笔、画线、插棍、撕纸、折纸等,完成简单小制作(做项链、作画、拧绳、打扣节等)

2、方法:工作分析法、自由玩耍(捏泥、堆沙、玩水等)

3、方式:个训、家庭训练、团体完成一件成品

4、具体操作

(一)物品准备原则:

1.须符合儿童的生理发展,如大小高矮轻重。

2.须能引起儿童的兴趣

(二)操作:

1. 五指抓、三指抓

2. 两指捏、一指按

3. 舀、

4. 倒豆、倒水

5. 捞珠子、夹弹力珠或乒乓球

6. 拧螺丝、捣碎

7. 削皮、切

8. 剪、贴

9. 折

10. 打泡泡

1、 舀豆子

(1)教具构成:中等适量的豆子、碗两个、托盘一个、勺子一把

(2)教育目的:手眼协调、手部肌肉运动的调整

(3)操作方法:

a 将所要展示的工作教具

摆放在桌子上。

b 交待工作名称

c 示范方法:用小勺将左侧小碗中的豆子舀至右侧小碗中。

d 重复上述工作程序,直至将左侧小碗中的豆子全部舀至右侧小碗中

e 请小朋友试试看,并及时表扬。

f 物归原位。

(4)变化与延伸:

a 舀小球

b 舀米(大米、小米等)、小细管

c 舀水

(5)适用年龄:2岁半以上

(6)错误控制:空碗正中心的红色即时贴标识

(7)兴趣点:声音

(8)注意事项:逐渐增加难度

2 、五指抓:

(1)教具构成:托盘一个、大小相同的碗两个、适量红豆

(2)教育目的:

a 直接目的:手眼协调、肌肉力量、专著力

b 间接目的:对声音的敏感性

(3)操作方法:

a交代活动的名称

b演示方法:左手扶左碗,右手五指从左碗中抓起豆子若干,放在右碗中。

c重复抓豆工作,直至将左碗中的豆子全部抓放到右碗中。完成后,双手端起右碗将豆子倒回左碗中。

d 鼓励小朋友也来试试。

e 小朋友完成后及时表扬

f 物归原位。

(4)变化与延伸:抓豆扣子珠子等由大逐渐变小

(5)试用年龄:2岁半以上

(6)右碗中心用红即时贴做标记

(7)兴趣点:豆子的声音

(8)注意事项:a 工作时掉落在外面的豆子要捡回碗中。

b 放时对准右碗的中心点。

3、三指抓:

备注:同五指抓的程序,只是将右手五指抓改成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捏的动作。

变化与延伸:夹球

4、两指捏

(1)教具准备:小瓷盘一个、牙签桶一个、牙签适量

(2)教育目的:同上

(3)操作方法:

a交代活动的名称

b演示方法:将左侧瓷盘中的牙签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捏起,竖直放入右侧的牙签桶中。

c 重复捏的活动,直至将左侧瓷盘中的牙签全部捏至右侧的牙签桶中。

d 请小朋友来试试看,并及时表扬。

e 物归原位。

(4)延伸与变化:牙签桶盖上洞的大小、多少 / 将牙签插在水果上

(5)适用年龄:2岁半以上。

(6)注意事项:开始操作时可将牙签的尖剪掉,以防扎伤。

5、一指按

(1)教具构成:托盘一个、盛长图钉的小碟一个、泡沫板一块

(2)教育目的:肌肉力量的调整、专注力、配对、有序排列

(3)操作方法:

a 交代活动的名称

b演示方法:右手拇指和食指从小碟中取一枚长图钉,左手扶泡沫板,右手将图钉插入泡沫板中,用右手大拇指将图钉按实。

c 取图钉重复上述工作程序,直至将小碟中的图钉全部插按至泡沫板上。

d 请小朋友试试看,并及时表扬。

e 物归原位

(4)变化与延伸:

a 有序排列,如:一黄一红一绿一蓝,一黄两红一绿一蓝,一黄三红一绿一蓝。

b 在泡沫上画上卡通等图案,沿轮廓排序。

c 在动物垫 / 图形的周边按图钉。

d 加一把带撬起功能的小铁锤,能将图钉撬起。

(5)适用年龄:2岁半以上

(6)错误控制:在泡沫板上用彩色笔画的小圆圈。

(7)兴趣点:图钉颜色、形状等的变化。

(8)注意事项:将图钉按在彩色笔画的小圆圈内。

6、倒豆

(1)教具构成:托盘一个、有把有口同等大的玻璃杯两个、豆子若干(装在右侧的杯子中。

(2)教育目的:动作的顺序性、双手协调

(3)操作方法:

a 将工作时所需的物品放在桌子上。

b 交待工作的名称: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分享倒豆的工作。

c示范方法:有豆的杯子放在右手侧,右手拿杯子的把,左手护杯,将豆子倒入左侧的杯中。

d 请小朋友试试看,并及时鼓励。

e 物归原位。

(4)变化与延伸:a 倒鸟饲料、色砂。

b 分米。

c 由大的颗粒逐渐过度到小的颗粒,使倾倒的工作更精确。

(5)适用年龄:2岁半以上

(6)错误控制:豆子或其它颗粒倒在杯子外的托盘里。

(7)兴趣点:听豆子或其它颗粒倒出的声音,对准容器中心倒豆子。

(8)注意事项:使用细颗粒或粉状物工作时,要预先准备好桌上用的小扫帚和小畚箕。

7、倒水

(1)教具构成:托盘一个、带嘴水杯一个、圆口杯、小抹布一块、海绵一块、围裙。

(2)教育目的:

a直接目的:肌肉运动的调整,动作的顺序性,手眼协调能力、用手灵巧的倒水。

b 间接目的:独立性、专著力。

(3)操作方法:

a 在带嘴水杯中倒入三分之二有颜色的水,放在托盘的右侧。

b 将准备好的用具用托盘端到桌子中央。

c 交待活动名称

d示范方法:右手握住带嘴水杯把手轻轻端起,将杯嘴移至圆口空杯子的上方中央。稍稍离开以免两个杯子发生碰撞,慢慢倾倒出里面的水。倒完最后一滴后,左手拿海绵从杯口外侧由下向上擦干。把空杯放回托盘里,将溅到桌子上、托盘上的水用小抹布擦干。

e 请小朋友试试看,并及时鼓励。

f 物归原位。

(4)变化与延伸:a 倒茶。

b 用漏斗将水倒入细口的容器中。

c 有把没嘴的杯子倒水。

d 没把没嘴的杯子倒水。

e 分色水在杯子里或高脚酒杯里。

(5)适用年龄:2岁半以上,做过倒豆子、倒米的小朋友。

(6)错误控制:水溅出来。水没倒完。容器相碰。画好的量线。

(7)兴 趣 点:听水流出的声音,看水流的样子,一直到最后一滴。不使容器相碰。

(8)注意事项:a 活动在桌面上操作。

b 倒水时要准备海绵、水桶。

c 离有水源的地方近一些。

8、捞珠子

(1)教具构成:碟(碗)一个(盛珠子用)、漏勺、塑料珠子、海绵、方形盒子一个。

(2)教育目的:手眼协调、手部肌肉力量的调整、专著力。

(3)操作方法:

a 将所要展示的用具放在托盘里端至桌子上。

b 交待活动名称

c 示范方法:将珠子倒入装有水的盒子中,用漏勺将珠子捞出至碟子中。

d 重复上述工作程序,直至将珠子全部捞完。

e 请小朋友试试看,并及时鼓励。

f 物归原位。

(4)变化与延伸:捞乒乓球。

(5)适用年龄:2岁半以上。

(6)错误控制:珠子没有捞完 / 珠子掉落在碟子外面。

(7)兴趣点:捞的过程。

(8)注意事项:盛水的盒子不要用玻璃的。

9、夹弹力珠

(1)教具构成:托盘一个,带有小格子的盒子两个(格子数量相同),大夹子一个,

弹力球十个(与盒子中格子的数量相同)。

(2)教育目的:数量的配对;手部肌肉力量的控制。

(3)操作方法:

a 将工作毯铺在适当位置。

b 交待活动内容

c示范方法:将摆放在托盘中的盒子拿出按左右摆好。托盘放在左上角。把左侧盒子中的弹力珠用大夹子夹至右侧的盒子中。夹时由左至右,由上至下的顺序进行。

d 请小朋友试试看,并及时鼓励。

e 物归原位。

(4)变化与延伸:

a 用小夹子将乒乓球从左侧心形(长方形)盒子中夹到右侧与之相同的容器中。

b 用筷子夹小玻璃球。

c 用筷子夹海绵=>吃饭时盛饭、盛汤、端托盘、用筷子吃饭。

d 用镊子夹小纸片、细小的塑料管、小瓷珠等。

(5)适用年龄:2岁以上

(6)错误控制:相同数量的珠子、相同数量的器具。

(7)兴 趣 点:珠子及盒子的形状、颜色。

(8)注意事项:a 珠子的数量与器具中的格子数量一致。

b 由易至难,由大至小。

10 拧螺丝

(1)教具构成:不同型号的螺栓与螺母、盘子一个

(2)教育目的:a 双手协调能力。

b 双手分化、拧的能力

c 配对能力。

d 图形识别,为学习几何形体打基础。

(3)操作方法:

a 取盘子(内装各种螺丝)放在桌子上

b 交代工作的内容:今天和小朋友分享拧螺丝的工作。

c 老师示范:将螺丝都摆放在桌子上,一一拧开并拧上。

d 请小朋友试试看,并及时鼓励。

e 物归原位。

(4)变化与延伸:a 拧瓶盖(可爱的卡通小瓶子)。

b 拧笔帽。

c 拧毛巾。

(5)适用年龄:2岁半以上。

(6)错误控制:正确配对。

(7)兴 趣 点:活动的过程。

(8)注意事项:将螺栓与螺母正确配对。

11、捣碎

(1)教具构成:托盘一个、勺子一个、小碟子两个、捣碎罐一个、捣碎锤一个,饼干若干。

(2)教育目的:手眼能力的协调;手部肌肉力量的调整。

(3)操作方法:

a 将所要展示的用具放在托盘里端至桌子上。

b 交待活动名称

c示范方法:将2至3块饼干用勺子放入捣碎罐中,右手持捣碎棒,左手扶罐,将饼干轻轻捣碎。双手捧罐将饼干碎末倒入小碟中,请小朋友用勺子品尝。

d 请小朋友试试看,并及时鼓励。

e 物归原位。

(4)变化与延伸:a 捣饼干、面包干。

b 捣蒜。

(5)适用年龄:2岁半以上。

(6)错误控制:罐底做的标记;小碟子上的红色控制点。

(7)兴 趣 点:捣碎的食品可以吃。

(8)注意事项:a 捣碎锤放在一个小碟内。

b 饼干放在一个小碟内。

c 捣碎锤与罐的内壁不碰撞。

d 将食品充分捣碎成粉末状。

12、削皮

(1)教具构成:托盘一个、洗净的黄瓜一条、小盘一个(装黄瓜用)、小碗一个、削皮刀一把。

(2)教育目的:a 培养削皮的能力。

b 肌肉力量的调整。

c 手眼的协调。

d 独立性、专著力。

(3)操作方法:

a 将准备好的物品用托盘端至桌子上。

b 交待活动名称

c示范方法:右手持刀柄,左手轻触刀片,然后摆手,提示刀片危险。左手持黄瓜,右手持刀自上而下给黄瓜削皮。转动黄瓜,直至把黄瓜所有的皮削干净。削完后可以直接食用,将削下的皮倒掉。

d 请小朋友试试看,并及时鼓励。

e 用具用完后清洗放回原位。

(4)变化与延伸:要削皮的物品转变为胡萝卜等。

(5)适用年龄:3岁以上稳定性较好的小朋友。

(6)错误控制:手握黄瓜尾部,以防削到手。

(7)兴 趣 点:削皮本身、可食用。

(8)注意事项:a 提示小朋友刀片危险。

b 将瓜皮倒掉。

13、切

(1)教具构成:砧板、钝头菜刀、篮子、小黄瓜、容器(装切好的菜用)、小围裙、抹布。

(2)教育目的:肌肉运动的调整切的能力,切的能力,手眼协调性,独立性,专注力

(3)操作方法:

a 将准备好的物品用托盘端至桌子上。

b 交待活动名称

c示范方法:把手洗干净,穿上围裙。在厨房准备好用具,将黄瓜洗净,砧板稍微沾湿,放在面前。将小黄瓜细的一头朝左放在砧板上。左手放在黄瓜要切下的地方,远离刀约1~2cm。右手持刀,刀刃向身体一边轻轻地切下,刀面与砧板垂直。约2cm的地方再切。左手要常压在距离切口稍远的地方。重要切的工作有:把瓜切完,放下菜刀把切好的瓜片放入容器。刀、砧板洗净,擦拭手晾干。

d 请小朋友试试看,并及时鼓励。

e 用具用完后清洗放回原位。

(4)变化与延伸:切的物品转化为各种瓜、菜等。

(5)适用年龄:3岁以上。

(6)错误控制:切伤手。

(7)兴趣点:a 菜时手的配合。

b 切的菜可做养小兔等小动物的饲料。

(8)注意事项:注意使用刀具的安全。

14、剪

(1)教具构成:a 剪刀(前端要圆、大小适合小朋友的手);

b 长方形纸(约3cm15cm);

c 画有直线、曲线、锯齿形线的长方形彩纸;

d 画有复杂几何图形的纸。

(2)教育目的:a 剪的能力、肌肉运动的调整、手眼的协调性。

b 独立性、专著力。

(3)操作方法:

a 将准备好的物品用托盘端至桌子上。

b 交待活动名称

c示范方法:右手拇指和食指、中指握住剪刀,左手拿纸。在剪刀一开一合之间,实际示范剪刀的正确使用方法。

d请小朋友试试看。老师坐在小朋友右侧。第一次使用剪刀的小朋友剪完全没有画线的纸,开始时老师可以拿着纸让小朋友剪。

e小朋友已经会使用剪刀后。用画好线的纸,照着纸上的线剪。

f碎纸收入垃圾桶,用具放回原位。

(4)变化与延伸:a由小朋友自己构想简单的图案画到纸上剪。

b剪毛线、布。

c剪厚纸。

(5)适用年龄:2岁半以上。

(6)错误控制:a剪刀刀刃的开合动作不灵活,会开合却不会剪。

b剪到线外面。

(7)兴趣点:学习用剪刀剪纸。沿着线剪。

(8)注意事项:a剪刀开合,注意危险。

b剪后碎纸收入垃圾桶。

15、贴

(1)教具构成:胶水或胶棒、盘子、刷子、台纸、剪成各种图形的纸、绘有图形的彩纸、毛巾、卫生纸。

(2)教育目的:a直接目的:胶棒的使用;贴的方法;手指运动的调整;手眼协调。

b间接目的:独立性、专著力。

(3)操作方法:

a将用具取出放到桌上适当位置。

b将台纸置于桌子中央,其他东西也准备好,放在桌上。

c交待活动名称

d示范方法:打开胶棒的盖子,把胶水在图形或彩纸上抹薄薄的一层。依照设计好的样子把图形或彩纸贴在台纸上,手指轻压抹平皱褶。沾到手指的胶水用手巾擦掉。其他的图形也重复上述方法贴好。贴完后,把沾在图形周围的胶水擦净,合上胶棒盖。

e请小朋友试试看,并及时鼓励。

f将用具放回原位。

(3)变化与延伸:a剪贴小朋友自己构想的图形。

b用各种树叶、开心果壳、蛋壳等进行构图粘贴。

c收集各种小石头,染上各种颜色以后用胶粘在白瓷砖上做成装饰画。

(4)适用年龄:2岁半以上,已学过剪的小朋友。

(5)错误控制:带有图形的台纸。

(6)兴趣点:正确粘贴在同图形的台纸上。

(7)注意事项:a一般准备五人用具。

b胶水一点点的刷。

c作品完成后可展示。

16、折

(1)教具构成:30cm见方的白布:用红线标记对角线、对边线、三等分线、四等分线等共六块布;与之同等大小用来装布的盒子六个。

(2)教育目的:a直接目的:手眼协调性、肌肉的力量控制。

b间接目的:专注力、独立心。

(3)操作方法:

a到教具架上从放布的盒子里小心的取出一块布放在左手上,用右手轻压着,拿到桌子中央。

b交待活动名称

c示范方法:中线的折法:双手的手指捏住布的两角,把布轻轻的掀开。左手轻按着布,用右掌将布抚平。让小朋友注意折线的地方。用食指、中指沿着折线由左向右滑过。用两手各捏住打开时的两个角,提起到折线的地方,再慢慢的对向上端的角。用左手轻轻按住布边,以免对好的角移动,右手沿着折线压过去。暂时把手放开。左手轻按着折好的布,右手的二根指头从左向右把皱纹抚平压出折线。最后将布放回原来盒中。

d请小朋友试试看,并及时鼓励。

e依此方法折叠其它的布,并请小朋友练习。

f将布依次放回盒中,将盒子放回教具架。

(4)变化与延伸:a折各种形状

b折平时身上所带的手帕。

c折布、纸巾等。

(5)适用年龄:3岁以上。

(6)错误控制:a折叠不佳,角没有对正。

b可以见到缝线在折痕外。

(7)兴趣点:沿着缝线折叠。角的重合对正。

(8)注意事项:沿缝线对正。

17、打泡泡

(1)教具构成:托盘、已放入洗洁精的小盆、打蛋器、围裙、套袖。

(2)教育目的:a肌肉运动的调整。

b专注力。

(3)操作方法:

a将用具取出放到桌上适当位置。

b交待活动名称

c示范方法:穿上围裙、带上套袖。先将小盆中倒入 2/3的水。右手握打蛋器,空中示范打泡泡转圈的动作。将打蛋器放入盆中,逆时针方向打,直至盆中出现小泡泡。将打出泡泡的水倒掉,把用具洗干净。

d鼓励小朋友试试看。

e把用具洗净后放回原位。

( 4 )变化与延伸:a装泡泡容器的变化。

b用有泡泡的水洗塑胶玩具。

(5)适用年龄:2岁半以上,练习过倒水工作的小朋友。

(6)错误控制:泡泡和水不要溅到外面,泡泡水溅到外面时需擦净。

(7)兴趣点:泡泡的产生。

(8)注意事项:泡泡水溅到外面擦净。

18、缝

(1)教具构成:画有花草、动物等单纯图样的台纸(绘画用纸或厚纸),毛线,毛线针,垫子,剪刀,针插。

(2)教育目的:a 直接目的:手指的运动,顺序性,缝纫的预备。

b 间接目的:独立心,专注力。

(3)操作方法:

a将用具取出放到桌上适当位置。

b交待活动名称

c示范方法:把毛线穿过毛线针,剪取约50cm长的线,线两头并在一起打结。左手拿针打孔的台纸图形旁边,右手持针。决定起点后,针从背面刺入,从正面穿出。第二点从正面向背面刺入。这样交互进行。缝好后,线从背面拉出,打个结后剪断。

d鼓励小朋友试试看。

e把用具洗净后放回原位。

( 4 )变化与延伸:回针缝;用小块布制作简单的袋子;缝扣子、按扣等。

(5)适用年龄:3岁以上。

(6)错误控制: 找对针眼、插针的方向、次序正确。

(7)兴趣点:针从一点到另一点是正、背交互的进行。

( 8 )注意事项:打结若对小朋友太难,教师可以帮他完成。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