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的那些事儿该怎么做才健康
1、【饮茶】许多人有饭后喝一杯热茶的习惯,还认为这样有助于消化,其实并非如此。饭后立即饮茶不仅会冲淡胃液,而且茶碱(茶主要成分之一)还会抑制胃酸(主要担负食物消化与防腐制酵工作)分泌,既降低对入胃食物灭菌作用,又妨碍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正确习惯:一般来说,待饭后一小时胃内食物适当消化后再饮用茶水较为适宜,且要做到淡茶温饮、适可而止。这样对消化功能和物质凝固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也才能达到喝茶的保健、养生之目的。

3、【吃水果】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家长有艚秆椭痨饭后让孩子吃水果的习惯,还自以为这样有利爽口,且对身体健康有益。殊不知,这种饭后立即就吃水果的做法是并不科学的。因为米饭、面食、肉食等食物进入胃内需经过1~2个小时消化,才能缓慢排空。若饭后立即吃水果,就会被先期吃进的食物阻滞在胃内。而水果富含单糖类物质(可直接被小肠吸收),要是在胃内停留时间过长,则会出现发酵产气,并在细菌作用下产生毒素,从而引起腹胀、腹痛、恶心、腹泻或胃酸过多、便秘等不适症状(但日常生活中,一般人在发生这种不适情况时,常常怪罪于饭菜不卫生或吃得太饱,却不知真正的原因是饭后立即吃水果之故)。正确习惯:一般情况下,吃水果的时间最好安排在两餐之间(上午在9~10时,下午在3~4时)或饭前1小时为宜,这样更有利人体对水果富含的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的充分吸收。

5、【唱歌】生活中很多人喜欢唱歌,急性子的人吃过饭后就想马上去做这件事情,尤其是在酒店就餐后,更会马上到卡拉OK包厢里尽情高歌娱乐一番。其实,这种饭后急于唱歌的做法对身体健康是无益的。如果吃饭时饮酒,在酒精的刺激下,人的喉头、声带出现充血,此时大声高歌,会加重喉头、声带的充血和水肿,极易引起急性声带和咽喉炎症,造成声音嘶哑、喉咙痛等症状。正确习惯:饱餐后应适当休息一段时间再唱歌,一般以饭后1小时再去高歌为宜。还要提醒的是,为了能保持一个优美动听的歌喉,特别是在饮酒后,更应注意控制自己的发音,切莫随酒兴而过度高声地狂喊乱叫。

7、【开车】酒后不能开车,是法律的明文规定,且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饭后也不宜马上开车,既没有相关条文,更未能引起大家的重视。但要提醒广大驾驶员的是:饭后立即出车可增加交通意外故事的风险。因为,饭后胃肠对食物的消化需要大量的血液,造成大脑暂时性供血不足,出现疲乏困倦的感觉,反应也变得迟钝。正确习惯:司机手握方向盘非儿戏,“高兴出车、平安返家”更要时刻牢记。因此,除非急事需要且无他人替代,一般情况下最好在饭后(尤其是午饭后)过半小时至1小时再开车上路更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