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毁掉孩子自信的杀手
1、不要老是跟孩子哭穷很多父母常跟孩子“哭穷”,想以此来激励孩子努力学习。举些例子:“你知道我每天上班多辛苦?赚的钱都给你上学了!”“家里没钱,只能靠你好好读书找个好工作了。”贫穷感会带给孩子带来是自卑感、匮乏感和愧疚感。其实,富养穷养取决于父母的心态。跟经济能力关系不大,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教育和培养。即使生活不富足,只要家庭保持生活的美感,孩子们也同样能自信、愉快地成长。
2、不要让孩子觉得你给的爱是有条竭惮蚕斗件 父母的爱和回应,是孩子自信的起点。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的自信,对自己作为一个人的惜牡惶圮价值的肯定,从根本上讲是来自父母无条件的爱。几乎所有的父母都觉得自己爱孩子,实际上,很多时候这些爱都是有条件的。孩子上家长安排的兴趣班、听话懂事、做父母认可的事等等,这些往往是得到家长的爱的条件。但是你知道吗?孩子小时候,得到的爱越是有条件,长大后他的自我价值感就越低。
3、避免破坏性批评破坏性批评,就是当孩子犯错时,采用嘲笑侮辱、讽刺挖苦等语言进行批评,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比如:“没见过比你还蠢的人”“我怎么就摊上你这么个笨儿子”每个人的童年时期,心灵是极度敞开的。这些父母说的过激性语言,也很可能成为孩子消极的自我暗示,让孩子长期处于羞愧、自卑等情绪中。
4、不要拿孩子比较,来刺激他一个人首先有自尊,然后才会自信。很多家长试图用亲戚朋友家的孩子,和自己家的孩子进行比较,以此来激励孩子。但是这世界上有哪个人,会喜欢自己技不如人的感觉?这样做,除了一次又一次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没有其他正面的作用。
5、不要以谦虚的名义,当众让孩子出丑和亲朋好友相聚时,有的父母为了表示谦虚,常说:“哪有你家孩子乖,我这个孩子不行,太任性严孪垅哭!”如果孩子其实并没有这些“毛病”,他听了,会是怎样一番复杂的感受?即使孩子真有这些缺点,当着外人损他、贬他,只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心理学角度讲,当着众人的面揭孩子的短,其结果只会加深孩子被训斥的印象,感到自己在众人面前丢了面子,甚至会产生自惭形秽的念头、形成惧怕社会的心。
6、要信任孩子孩子的信心,很大一部分来源于“独立”。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年纪小,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不相信孩子。比如孩子本该自己吃饭时,大人怕孩子弄脏衣服。家长总认为孩子还小,现在先包办了,等他长大了再说不迟。其实不然。如果父母一直不信任孩子,不给孩子独立的机会,孩子离开父母的身边的时候,会觉得事事都难做,事事都不成功,挫败感会常陪孩子左右。
7、不要只盯住孩子的缺点发现孩子的优点,告诉他什么地方行。而不是总揪住孩子的缺点,暗示他没有行的地方。如果父母只看到孩子:学习不行、长相不行、交际不行、运动不行、马虎、粗心......那么这些评价会转换成孩子“内在的声音”,不断苛责着他们,使孩子出现消极的自我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