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特发性震颤
特发性震颤(essential tremor,ET)黟迮陶樨又称家族性或原发性震颤,是临床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姿势性或动作性震颤是惟一表现,病情缓慢进展。目前认为,杏揉动减年龄是特发性震颤重要的危险因素,患病率随年龄而增长。起病缓慢。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多起始于成年人,且男性略多于女性。

2、特发性震颤也有许多散发病例,散发病例的临床表现和发病规律基本上与家族性震颤相同,但家族性震颤的发病年龄比散发病例为早

2、特发性震颤惟一的症状就是震颤,偶有报道伴有语调和轻微步态异常。患者通常首先由上肢开始,主要影响上肢,双侧上肢对称起病,也可单侧上肢起病。一旦上肢影响后,常向上发展至头、面、舌、下颌部。累及躯干和双侧下肢者少见,仅在病程的晚期出现,而且程度比上肢轻。

4、典型症状还有手的节律性外展,呈内收样震颤和屈伸样震颤,旋前旋后样震颤(类似于帕金森病)十分少见。书写的字可能变形,但不会表现为写字过小

6、震颤在发病10~20年后会严重影响活动,随年龄增长严重程度增加,以致完成精细活动的能力受到损害。大多数患者会影响社会活动和生活能力,包括书写、饮水、进食、穿衣、言语和操作。震颤幅度越大,对活动能力的影响也越大。震颤对性别的影响无差异。

8、特发性震颤患者对乙醇(酒精)的反应是特征性的。许多患者即使只摄取少量乙醇(酒精)就可减少震颤。大多数特发性震颤患者饮酒后震颤减轻,但只是暂时的,一般维持2~4h,第二天震颤反而加重。

特发性震颤的诊断
1、特发性震颤属功能性疾病,无器质性病变,所以检查无任何异常,此病只能根据症状进行诊断。

特发性震颤的鉴别
1、帕金森病。帕金森病多在老年发病,此时期也是特发性震颤的多发年龄,因此许多特发性震颤被误诊为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患者合并帕金森病几率高于普通人群。特发性震颤与帕金森病虽是两个独立的疾病,但两者之间存在一定联系。帕金森病震颤以静止性为主,可合并动作性震颤,常伴动作迟缓、强直、步态异常和表情少等。

3、直立性震颤。表现站立时躯干和下肢姿势性震颤,可累及上肢,伴体态不稳和小腿痉挛(肌肉高频强直收缩所致),坐下或仰卧后缓解,行走时减轻。家族性姿势性震颤患者合并直立性震颤几率较高。与特发性震颤相比,直立性震颤频率(14~18次/s)更快。

5、中毒或药物引起震颤。通常为姿势性震颤合并运动性震颤,也可出现静止性震颤和意向性震颤,取决于药物种类和中毒严重程度。多数震颤累及全身,节律不规则,可出现扑翼样震颤,伴肌阵挛。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对大多数特发性震颤患者有效。但是西医在治疗特发性震颤的时候,使用的一些抗胆碱类警骀嗝炫药物、多巴胺代替药以及镇静类药物,治疗上只是进行短暂控制,长期服用会损伤肝肾,长远来看会使病情更瑕铆幌约加严重。还有一种用的比较多的治疗方法就是百草熄风饮,该中医治疗虽然在症状解除上比西药相对慢些,但胜在长远且无副作用,不用终生服药极少复发。所以大家要积极配合中医诊疗、治疗期间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更有助于早日康复。

2、家庭护理:家属在生活中对特发性震颤患者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应多鼓励患者进行自我护理,如扣钮扣、系鞋带、举筷进食,主动运动,平衡训练,尽可能增加独立性。

4、预防并发症:特发性震颤患者的起病比较缓慢,特发性震颤若长期不治,很容易引起其它的疾病。因此,我们要预防特发性震颤的并发症,尽最大可能推迟病残时间,尽快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