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家分享孩子语言发展的重要两点

2025-05-22 13:59:46

孩子的语言在20个月达到了全面发展,不仅自己会说一连串连贯的话,而且对成人的语言的理解能力非常强。现撷取几个片断:

1、点点躺在床上,从窗外看见爸爸在院子里,不一会儿爸爸不见了,却看见奶奶从门外进来,点点愣了一会儿说了句:不是爸爸,原来是奶奶啊。

2、点点和奶奶一起玩,今天阴天,不一会儿太阳出来了,奶奶刚洗的衣服,很振奋,就说,太阳出来啦,点点立即接口唱到:亮汪汪,亮汪汪……(来自创意:月亮出来亮汪汪,亮汪汪)

3、点点,爸爸喜欢喝什么茶啊?尖尖茶;(正解:岳西翠尖)并且还用两根食指做出碰撞的尖尖的感觉;妈妈爱喝什么茶啊?普洱茶!嗯,对了,那爷爷呢?点点蒙住了,你也没有教我啊,想了半天,说“茶叶茶!”

4、点点,我们到太阳下面去玩吧?想了想“不行,太阳晒得我好晕哪”!(来自幼儿画报的故事)

点点还会唱很多歌曲,《小红帽》,《新年好》,《找朋友》,《生日快乐》还有智慧树节目里的儿歌都会唱。听到他用清脆的童音一句一句将儿歌唱出来,是我感到最开心的事情了。

如今我正在尝试宝宝的英语启蒙,希望能充分挖掘出宝宝的语言潜能。如何帮助宝宝发展语言呢?有两点在我家宝宝身上成效明显,在此和大家分享。

不遗余力地提高宝宝的辨音能力

我认为辨音能力是孩子语言能力的基础,今后学音乐,学英语,一切以耳朵为基础的学习内容都要以优异的辨音能力为基础。

我家隔壁有个6岁的小男孩,见到点点总是喊“扁扁,扁扁”。我说我家宝宝叫点点,他说我说的是“扁扁”啊。逗得我们哈哈大笑。后来他妈妈纠正他,“是点点不是扁扁”,他心虚应道:我说的就是你说的那个啊。再次惹来大笑。

后来我就对点点说,“谁总是叫你扁扁啊?”点点说,浩浩哥哥。

我又反过来问,浩浩哥哥叫你什么啊?点点立即微笑着应道:扁扁,扁扁。

(1)用夸张口型引导宝宝正确发音

有一天,点点将小乌龟说成是“小鱼龟”,我立即纠正他,“点点,看看妈妈的口型,不是小鱼龟,是小乌龟”并且将嘴巴撅成圆形,将口型很夸张的做给他看,他马上领悟,自己交替的说,“小乌龟”“小鱼龟”,细细体会其中的差异。

又一次,他指着盘子里的鱼说,宝宝要吃伊,我知道孩子的意思,立即说,不是伊,是“鱼”,你看看妈妈的口型,他立即领悟,自己将嘴巴撅成圆形,发出标准的“yu”音,并且没有再犯这种错误。对于孩子常见的一些shushu 发成su su,我都不遗余力的去纠正,用夸张的口型帮助点点找到准确的发音位置进而发出正确的语音。

甚至有些难以辨别的“能”和“棱”也就是鼻音和边音我也不放过,尽量让他感知正确的语音。

(2)用正音游戏帮助宝宝纠正语音

宝宝生活在乡下,除我之外,周围的人都说方言,我个人觉得孩子是需要掌握一门方言的,但不是现在。现在如果学习方言,就会先入为主,让宝宝在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无法感受普通话的字正腔圆。由于我坚持不懈的和宝宝对话,宝宝也说了一口的普通话,当然有时候会说一些方言的字词。这个时候我觉得该是两种语言直接碰撞的时候了,就带他玩游戏。

听过黄梅戏天仙配的人都知道有一句“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中间的“绿”是读成“路”的,所以点点看见颜色会不自觉的说成“路色”。我嘿嘿笑着,果然是个乡下娃娃,一边说,不说路,说“绿”,点点立刻领会就会说“绿”,只是在有的时候他会逗乐我玩,故意说成是“路”。还有“鞋子”这边说成是“孩子”,有时候我觉得纠正孩子可能会引起他的混乱,干脆就说,奶奶说是孩子,妈妈说是鞋子。总之经常用两种对比的方式帮助宝宝纠正语音。同样学英语的时候我跟他说,“teddy说这是什么啊?”他会对应起洪恩少儿英语上的英语来。

和宝宝一起共创故事,儿歌

我还喜欢将点点每天的经历编成故事,这完全是一种诚实讲述,不带任何想象,在空闲的时候讲给他听,每次我都说,“点点,昨天呢,我们一起去……”或者“上午我们在路边,看见了……”我发现宝宝很爱听,而且经常是转动着自己小眼珠作深入思索状,久而久之,点点不仅能补充和丰富我故事的素材,将自己的关注点加进来,和我一起说故事。最近我发现他自己会主动描述他感兴趣的经历了。这对于孩子的语言来说真的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有的时候我也随地取材,给宝宝编写儿歌,如当他再吃青菜时,我会说:

青菜青菜 真好吃

爷爷在菜地摘摘摘

奶奶在锅里烧烧烧

妈妈用勺子喂喂喂

宝宝用小嘴吃吃吃

爸爸夸宝宝棒棒棒

点点很快领会意思,后来我问他:姐姐用铅笔,他答道“画画画”,奶奶用棍子,点点想想说,“打打打”。他自己会将自己的理解加进去,非常有趣。

又一次,我抱着点点坐在门口,门口有一条国道,一列列的大货车开过来,点点很兴奋,一边说,“妈妈,又来一辆;妈妈,又来了!”我看见他兴奋的样子,就随口编成儿歌:

大货车 排成排

一列一列开过来

大货车 快快快

别让卡车追上来

这些儿歌虽然简单难登大雅之堂,但是宝宝喜欢!因为这些过程他都亲眼见过,不过是将他的生活进行另一种方式的表达,当我说出前半句,他总是饶有兴致的并极具节奏感的说出下半句,我们在亲子共编儿歌中获得了很多的乐趣。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