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疾病的药物常识及其注意事项
1、药物只能缓解心理症状,但无法治疗疾病:任何一个负责人的心理医生都会告诉你,他所开的药只是让你暂时感受好一些,而不是治疗你的病。这是因为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都没有可知的生理基础,也就是说一个精神分脾彩九莪裂的人大脑和一个正常人的大脑并没有什么区别,在将来我们有可能找到其中的区别,但是目前来看,我们没有找到任何可靠的证据证明两种大脑的物质上的区别。这就好比是一种新型流感,我们虽然知道是病毒引起的流感,但是我们没有针对这种流感的药物,只能用退烧药来缓解症状。心因性失眠病人经常用的药物就是安眠药,安眠药是经常被滥用的药物之一。我曾经在高中的时候因为高考怕失眠,于是咨询了当地的医生,他们告诉我安眠药不能用来应付这种暂时的失眠,而且安眠药的代谢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如果在考试的时候体内的安眠药成分仍然在发挥作用,那么我的考试就会受到影响,我的记忆力、思维能力等各种能力都将暂时退化。待药物在身体内代谢完全以后才能解除这种影响。

3、谨防对药物产生依赖:吃了百忧解你的抑郁就会减轻,有些心理工作者把这类药物叫做麻醉剂,指的是和麻醉剂一样你吃了这药就会没有薪毋剡樾疼痛。但是没有疼痛并不代表没有疾病。由于对痛苦的极度害怕,病人即便知道这种药物不能治病也会坚持吃药,为的就是逃避痛苦。当然,重症病人必须吃药,这是永远不变的道理,一旦你的病情减轻,你可能也无法摆脱药物。因为你害怕一旦没有药物,你的痛苦会再回来。这种担忧加重了你的病情,所以你会故意的回避这个问题,你只是吃药而不去思考什么时候停止吃药。防止产生药物依赖就要求你有承担痛苦的勇气,如果你一直服用百忧解,你的医生告诉你你可以减药了,你这时候就面临着选择——要不要承担减药所带来的痛苦。如果决定承担痛苦,那么你会发现,原来减药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你还是你。而且你必须知道,很多行为疗法可以缓解你的痛苦,不必单独依靠药物。研究发现,最有效的疗法是药物加行为疗法。

5、中药是否能治疗心理疾病:由于笔者对中药的药理并不理解,而且笔者相信大部分中医也并不理解那些阴阳五行的药理,所以对于中药是否能够治疗心理问题其实还是个悬而未决的命题。有些研究证明中药有效,吃了中药的失眠患者可能会睡的香,但是这些研究者却无法说出为什么有效,他的解释并不符合科学的标准,而更像是一个玄幻小说。所以,吃中药的患者应该持一个谨慎的态度,如果药物无效就要尽快停止。还有一点需要我们谨记,并不是我们所想的那样,中药没有副作用,实际上有些中药的副作用比西药还要严重。是药三分毒,是药都不可长期服用。

7、药物轮换:某种药物经常使用会使你产生药物脱敏,即这种药物对你没有效果了。所以你需要定期换药来使体内的药物代谢达到平衡。这同样需要你的医生做出安排,不可随意的更换,尤其是精神类药物,有可能产生生命危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