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来源和习俗
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我们熟知的就是来源于屈原。端午节作为我国三大传统节日之一,其热闹不言而喻,每个地方都有关于端午节不同的习俗,下面就让我们来领略那些异同!
工具/原料
端午节
来源与习俗
1、来源: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因得罪贵族被贬流放湘中,在此时间内他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 公元前278年,因祖国被侵略,屈原于五月初五,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 抱石投汨罗江身死。


4、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囗寝嗵若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阅读量:46
阅读量:64
阅读量:29
阅读量:72
阅读量: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