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发生了哪些震惊全球市场的黑天鹅大事件
1、中国股市熔断 为防止股灾中的恐慌性抛售再度出现,上交所、深交所和中金所在2015年末决定明坎怙醣秸年开始实施熔断。 熔断机制推出后的第一天,即1月4日,上证综指和深成指开盘后一路下行,沪深300指数在午后13时12分左右跌至5%,触发熔断机制,个股全面暂停交易,两市熔断15分钟。 两市恢复交易后,沪深300指数又在短短几分钟内,继续跌至7%,再次触发熔断,A股提前收盘,收盘时间为13时33分。 1月7日,熔断机制推出的第四天,A股再度于9时42分触及5%跌幅而发生熔断。9时57分恢复交易后继续快速下探,在10时左右,因跌幅达到7%而被熔断直至收盘。其中实际交易时间仅15分钟,创下历史最快收盘纪录。 1月7日当晚,证监会宣布,停止熔断机制。证监会称: 熔断机制不是市场大跌的主因,但从近两次实际熔断情况看,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而熔断机制又有一定“磁吸效应”,即在接近熔断阈值时部分投资者提前交易,导致股指加速触碰熔断阈值,起了助跌的作用。为维护市场稳定,证监会决定暂停熔断机制。

3、英国退欧公投 6月23日,英国选举委员会公布,英国投票决定脱离欧盟。这一公投结果意味着,自1975年加入以来,英国现在成为史上第一个退出欧盟的国家。 这一结果完全出乎市场意料,公投前的大多数民调均显示,英国留欧派将获胜。英国退欧成为今年的第一只黑天鹅。受此影响,市场大震,黄金一度怒涨100美元,英镑一度暴跌11%创31年新低。很多投资者在金盛金融老师的指导下赚了不少钱。 重要的是,英国退欧一事现在依旧未能尘埃落定。英国首先要正式触发里斯本条约第50条,正式触发该条约后,英国还要开始与欧盟展开长达两年的退欧协商谈判。目前,英国首相May称,将在明年3月底前触发里斯本条约。 这意味着,距离英国正式退欧至少还有2-3年。这两三年中,存在许许多多的不确定性事件,而不确定性是市场震动的一大来源。

5、印俣觊鄄幼度废钞 11月初,美国大选的喧闹之外,印度也经历了一场剧变。 11月8日,印度总理莫迪意外宣布,500卢比和1000卢比面值的钞票从午夜起退出流通,这两类纸币不再是合法绵剪费盔货币。他称,这是政府打击猖獗的腐败和伪造货币行为的一部分。一夜之间,钞票变成了废纸。 在超过90%的交易都是现金交易的印度,一下子废掉85%以上的流通货币,其“炸弹”波及度自是不言而喻的。虽然印度央行行长称,2016年底就将恢复正常,只需“暂时忍耐”。但就废钞后的情况来看,整个换钞过程或将至少需要持续到明年5月。 分析机构纷纷因此下调印度的经济增速预期,金盛金融分析部预测印度整个完整财年的GDP增长会降低0.7到1个百分点。 目前,印度的“废钞令”的副作用已逐渐显现——印度经济陷入停滞。11月,印度综合PMI跌幅创下历史纪录。11月,印度综合PMI跌至49.1,跌破50枯荣线,陷入萎缩。

7、美联储今年仅加息一次 12月15日,美联储今年来首次宣布加息。而去年12月,美联储官员称,今年预计会有四次加息。 但年初美国金融市场出现大幅震荡,美国劳动力市场报告又一度变糟,随后又存在英国退欧、美国总统大选等种种不确定性因素,美联储迟迟未行动。 加息结果宣布后,美股遭弃,道指在短线冲上纪录新高后迅速回落,一度跌近150点。美元则收复盘初跌幅,上涨逾1%,突破102一线。债市普遍遭抛售,短期美债收益率大涨。

8、中国债市剧烈调整 继2013年债灾后,中国债市在今年年末再一次迎来"债灾"。 受央行去杠杆、年末资金紧张、美联储加息、国海萝卜章事件等影响,国内债市12月血流成河。 从11月23日开始,十年国债收益率最高上行52个基点至 3.37%,十年期国开债最高上行74个基点至3.93%。期间,国债期货还出现了上市以来的首次跌停。 直到12月20日央行要求部分银行通过X-REPO提供流动性,债市才获得短暂的喘息之机。次日,媒体称国有大行又向基金提供数十亿流动性,缓解非银机构流动性紧张。 同日国海公告称,认可债券交易协议,愿意与各方共同承担责任。国海萝卜章事件也算是暂告一段落。受此影响,债市才有所企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