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年收入翻十倍,就指望这9句话了

2025-05-07 17:12:22

1、拿你所有的去换你想要的 最近你会看到很多人在开始大笔大笔的挣钱了。Spenser的写作课两天卖了200W,好眼红!杨坤龙的运营课一天就买了5000份,好厉害!身边的朋友一个一个在变现,赚大钱,我却换了跑道,选择做一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我是不是傻?!我不去挣钱,我在上班做什么呢?我的时间现在是这样花掉的,总得来说就是,课程研发和孵化。6点半的早读30分钟,但提前1小时起,头天晚上还要准备1小时,寻找素材,案例和图片;上午点评20份SuperWrite(国际写作课)作业,每份5-10分钟,我会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需要差不多2个小时;下午30分钟的写作技能分享,每次准备2小时;其他时间就是运营会议,见各种大咖,去买课赚钱也好,在行动派做课程研发也好,其实我内心都是有一杆秤的。 拿你所有的,去换你想要的。你有什么你自己清楚,“你想要的”和“你要付出的”永远是秤的两端,永远是平衡的。你想得到越多,你就得付出越多;你付出这端减少一点,那另一端也必定会减少。

来年收入翻十倍,就指望这9句话了

3、和长时间练习相比,方法论可以忽略不计 在健身房,教练有一句名言:你身上的“游泳圈”花了多少时间堆积起来的,你就需要花多少时间把它减掉。很多人知道小六推崇速读,就有人问小六,你看啊,李笑来老师说要逐字逐句的精读,你却说要速读,你怎么看呢?这个问题一点意义都没有!为什么?因为相比我们每天都在坚持读书,怎么读一点都不重要。李笑来老师在自己的文章里讲过一个故事,就是他自己的健身教练,手臂练得比他大腿还粗,于是他问教练怎么练的,教练就告诉他一个诀窍:握杠铃的时候,应该这样这样这样。但笑来老师说。和这个握杠铃的诀窍一毛钱关系也没有,因为另外一个胳膊也这么粗的教练,就不是用这个方法。 那到底是为啥呢?超出常人的臂围是这样练出来的:二头肌的常用练习动作也就那么三五个,每周专门针对二头肌练习一次,每次3个动作,每个动作至少五组,每组要重复8-12次,哑铃的重量要计算到恰好再也做不动为止。这样的练习大概要持续54周。至于如何握哑铃,关系并不大。最重要的只不过是——重复,不间断的重复,重复54周。听完这段,我们再来看看如果我们学习写作,我们该学什么:当我们在谈写作,我们谈什么你看到了,就是图上的这几个简单步骤。你要做的,就是不断重复写,不断重复写。我过去两年写了54W字,300多篇文章,还有300多篇写废了。你问我如何练习写作,我说,就是写,写,写,先不管写得好不好,写多了你自然要知道哪里要改进——没了。

来年收入翻十倍,就指望这9句话了

5、挣钱不丢人,天天学习还没钱才丢人 对于金钱观,是我这两年更新最多的一个思维模块。30岁前,我因为穷被瞧不起的次数多了去了,我那时候以为仅仅是因为我没钱。后来我发现不是因为没钱,而是因为我的穷人思维。我的金钱观主要有两个很简单的方向,学会挣钱和学会花钱。学会挣钱,多卖体力“打水”,你没人脉,没资源的时候,怎么白手起家在网络上建立自己的影响力?靠时间,靠精力靠体力啊!如果你的账户是一个水池,在每个月只有死工资的时候,你就该想办法用你仅有的去赚钱啊。哪怕是一个简单的阅读能力,我都在想,如何通过阅读来创造自己的价值。我在简书最初写文章的时候,会想尽办法,得到大家的打赏。比如放上猫咪的照片啦,打赏提示语诱惑啦,天天谈学习,却不想着如何赚回学费,你年纪轻轻,你就陶冶情操,天天抱着诗歌哲学(不是它们不好,是还没到时候),你怎么想的? 一切都是三方共赢的原则:对小伙伴们有帮助,对自己和渠道和平台也有收益。这个我是跟谁学的,你可能会不知道,我是跟褚橙褚时健学的。他在山里种橙子,和互联网平台合作卖,他的原则就是,渠道必须先挣到钱,然后才轮到自己分。富人思维有很多点,但是这一条我一直死死记着。

来年收入翻十倍,就指望这9句话了

7、抱大腿的前提,是你先问自己你能给TA什么 我认识大牛的时候都挺紧张的,因为我很害怕认识了TA,我给不了TA什么。一切的人脉资源本身就是一种交换资源。你加了TA好友,激动万分,然后呢?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你也不知道说什么,闲聊又不可能。所以在抱大腿这件事情上,我的策略是三步走: 第1步:成为粉丝,听他的分享,买他的书,了解他,让他的思想成为你的导师; 第2步:为他做一些事,用你的时间和精力换和他深度交流的机会; 第3步:让他来找你帮他做事,成为他的护卫舰,加入TA的伙伴圈。 在抱大腿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自我不断提升的过程。你只有变得足够强大,大V才会注意到你。我在做早读课的时候,有几个小伙伴每次在我讲完之后,都会立马帮我整理好音频和文字稿。一两周的时间我就注意他们了;现在他们成为我的合作伙伴,我在帮他们到处接活。 所以,一句话,抱大腿的前提,是你先问自己你能给TA什么。

来年收入翻十倍,就指望这9句话了

9、学习一停,你就死了 在《学习之道》有一段很有意思的话,大意是,一个篮球运动员从加入球队那天开始就在训练,在退役的那天,他还在训练。在《刻意练习》说道,让一个技能不断精进的,不是一场一场比赛,而是一次一次练习。比如国际象棋大师的能力提升不是在一场一场比赛中,而是在每天花大量的时间练习残局,我们的围棋叫“打谱”。我的学习能力也不是在写文章、做演讲的时候练习来的。设置自己需要关注的领域,确定关键词和框架;这个过程就像是拼图游戏,先看几眼原图;然后在听音频,听分享,看文章,看书,与人交谈的时候,发现和关键词相关就立马收集,这个过程就像是收集拼图碎片;然后,分类,贴标签;然后,加入自己的观点,引用到自己的文章,分享和课程里,去输出。 为了让自己的盲区少一些,你可以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和圈子去练习,去外面多走走,见见人,多看看。

来年收入翻十倍,就指望这9句话了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