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学堂:[269]别伤害招生官的自尊心

2025-05-24 23:27:35

  导语:录取办公室的人员是有限的,招生官审核材料的时间是有限的,录取比例几乎不变,申请人数又大幅增瑕铆幌约加。不深谙七大细节问题,怎么决战申请之巅?

  一到11月1日,一年一度的美国大学申请季就到了关键的决战阶段。

  在提交申请的关键时刻,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为了更有针对性,避免泛泛而谈,我就根据去年(2013/2014学年度)的申请结果,尤其是一些失误案例,常春藤留学通过网络整理,简单说说今年在最后冲刺阶段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吧。

  至少提前一周提交申请材料去年美国大学申请人数再创新高,录取率再创新低。在常春藤8盟校中,除普林斯顿大学申请人数较上一年略有下降之外,其他各校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有的申请人数较去年增长7.6%。与此相应,录取率也再创新低。其中录取率最低的哈佛大学,总体录取率仅为5.9%。在公立的加州大学系统9所学校(旧金山分校只有研究生院,故未包含)中,竞争也日趋惨烈。洛杉矶分校总共收到超过8万份申请,录取率只有18.2%;伯克利分校总共收到7万多人,录取率仅为17.3%。

  在此大背景下,申请者除了比拼综合实力之外,采用什么样的申请策略和申请技巧,可能会决定申请成败。不少学生一定拖到申请截止最后一刻提交自己的申请,这在理论上是没有问题的,但实际上可能导致申请失败。去年某校有两位各方面条件基本相当的同班同学,选择申请同一所大学,一位在截止日期前10天完成提交,顺利录取;另一位在截止日完成提交,结果被拒。个中原因复杂,但有一个情况还是明摆着的:须知一所大学招生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总是有限的,国际生的录取比例是基本不变的,面对数以万计而且每年都在大幅度增加的申请文书,“先到先得”的几率应该相对较高。或者说,留足提前量,有助于招生官充分重视并仔细审核你的材料。去年的拒信中,有的学校就破例增加了一句话:“我们确实没有能力审查所有申请,抱歉。”

  少讲或不讲招生官看不懂的故事申请文书需要讲述自己的故事,这个已经得到绝大部分同学的认可。但该讲什么故事,如何讲呢?去年有位同学,英语水平不错,其他条件也好,就是在申请文书中,一定要讲自己给《哈利·波特》写续集的故事。我们的咨询指导老师认为,他写的还是中国孙悟空的故事,招生官可能理解不了,建议另写一篇。这位学生坚决不肯割爱,只同意两所学校使用老师指导的另一篇文书。结果是只有这两所录取,其他全拒了。

  还有一位同学,申请维克森林大学,明确的专业志向是学习经济学。但他提交了一个自己热爱戏剧的故事。招生官不太明白,电话面试时直截了当地问:你热爱戏剧和你的经济学专业理想之间有什么关系?幸亏这位同学还能急中生智,想到戏剧创作的“三一律”和宏观经济的均衡理论,才涉险过关。假如面试官没有给他解释的机会,那就很不妙了。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