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摄影用光技巧
微焦(也就是微距),是摄影的一种方式,更是一种技巧。很多人在凹厕疔义拍照的时候多多少少都会接触到微距拍摄,比如特写杯子上的字、鲜花上的花蕊颗粒等等。在卡片机或者是单反相机上,一朵小花的标志,就是微距模式。微距不易上手,但绝对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难,微距是基础摄影的延伸,它们的工作机理是一样的。 微距拍摄除了对焦和取景外,最重要的是光的运用。因为光的辅助可以让图片的色彩更加鲜明,而对于微距来说,光可以让微距成像物体的轮廓更加清晰。 下面我来给大家说说如何掌握微距采光的拍摄技巧吧。就拿上个月我给吉斯和UU的新威驰照的一组局部特写来举例吧。大家最喜欢的光---基础光 基础光可以说所有摄影或者摄影爱好者们最喜欢的光线了,在多种光线中,基础光是太阳最充足的照射下给成像物体润色的最好光线,在这种光线下,你只需要拿起相机找到角度,拍摄就OK了,不需要更多的注意什么。感觉最唯美的光---柔和的光 柔和的光可以勾勒出被摄主体真实的颜色(如图“VVT-i”字样和丰田logo),还可以不让主体背光不透明的部分全部变为黑色。可以说柔和的光是逆光中对成像最好的平衡。在拍摄时要根据光线的方向调整镜头的角度,尽量将主要表现物体放置在一个平面上,手动对焦,拍摄! 这里多说一句,其实微距并不是要把镜头多么的贴着取景主体,而且需要用长焦的对焦实现对微距特写的抓拍,这个大家一定要记住。最棘手的光---强烈的光 强烈的光往往指本身拍摄环境下就有很强的光,且成像主体又带有一定的反光性,这样的光环境称为强烈的光。 其实强烈的光可以更好的勾勒出成像主体的轮廓,但色彩上有一定的失真,如果要是曝光率太高的话,那么在强烈光的拍摄环境中拍摄的照片往往都会发白。在拍摄过程中,强光下的曝光很难控制,建议大家使用包围曝光,连续拍摄,最后选取一张曝光较好的照片。雕刻家一样的光---侧光 为什么将侧光形容为雕刻家呢,因为侧光可以让主体更具立体感,成像更加饱满。拍摄时将主体(如图下的TOYOTA标志)放置在一个平面上,如果背景色是浅色,那就将镜头位置向下(或上、左、右)调整30度左右,让主体呈现立体感,手动对焦,镜头对准主体拍摄就好了。 最无生气的光---顶光 顶光是多种光线中最没有生气的光了,直射顶光不会对主体的成像产生任何的勾勒作用,也就谈不上怎么拍摄。顶光还会让主体局部出现阴暗侧面(如下图新威驰钥匙的侧面),所以大家在拍摄微距特写时尽量不要采用顶光进行拍摄。最平等的光---漫射光 平等是因为它均匀,漫射光会让物体还原更真实些,几乎是没有阴影。在拍摄时尽量让照片构图均匀些,如果成像主体色彩很靓丽的话就需要大曝光度,而像图片中新威驰后视镜控制按钮这样的冷色系的主体就没必要要求更高的曝光度了。人为的精灵光---闪光 闪光是大家在日常摄影中曝光不足时采用的补救措施,但在微距摄影中不要太过于依赖闪光灯,闪光灯一定要作为辅助光,因为在微距摄影中成像主体采光很集中,闪光灯的曝光得到充分的释放,就会集中在一个点上,可想而知,成像主体由于曝光度太高太集中,出现白白的一片了! 可以被忽略的光---背景光 背景光其实不算光的一种,背景光仅仅是主取景光线反射或折射后的辅助光。往往在微距摄影中背景光会被忽略,用于虚化背景的作用。大家都知道虚化了背景就使成像主体更具有立体感。虚化背景及背景光的方式有几种,比如长焦镜头拍摄、采用大光圈拍摄、镜头接近成像主体进行拍摄或者镜头拉远背景及成像主体进行拍摄。以下的三张均是如此。 举了一些例子大家明白微距拍摄的采光技巧了吧。其实大家从镜头(取景框)里看到世界不光有一个方块那么大,镜头中的世界很大,大到可以放下沧海桑田,大到可以让一滴水滴充斥了整个照片。放大这个本身就很大的世界——这就是微距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