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新公司的HR体系?
1、(一)人力资源规划
1. 战略规划: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方针、政策和策略的规定
2. 组织规划:组织机构的设置
3. 人员规划:对企业人员总量、构成、流动的整体规划,包括企业人员供给需求分析,确定净需求(即需招聘的岗位与数量)
4. 制度规划:企业人力资源制度的制定(包括考勤制度、会议制度、财务制度、人事行政制度等)
5. 费用规划:对企业人工成本,人力资源管理费用的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费用的预算、核算、结算以及人力资源费用控制
2、(二)招聘与配置
1、 招聘需求分析:需求预测与净需求确定,职位空缺申请与审批
2、 工作分析和胜任能力分析:岗位分析、人员需求表
l 人员需求表包括:
A. 所需人员的部门、职位;
B. 工作内容、责任、权限;
C. 所需人数以及何种录用方式;
D. 人员基本情况(年龄性别);
E. 要求的学历、经验;
F. 希望的技能、专长;
G. 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
3、 招聘程序和策略:前期准备、人员评选(笔试、初试、复试、终试)、评选权限
4、 招聘渠道分析与选择:
(1) 网络招聘:
1)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福州人才网、福建人力资源网、赶集网、58同城、百伯网等招聘网站的选择
2)招聘套餐的选择
3)招聘费用预算与控制
(2)人才招聘会
(3)传统媒体广告
(4) 职业介绍所或猎头公司
(5)校园招聘
(6) 熟人或内部推荐
5、招聘实施:招聘信息发布、简历筛选、面试邀约、面试考察、录用签约
6、人力资源配置的原则和形式
7、面试技巧与策略:积极宣导、高效高质
3、(三)培训和开发
1、 培训需求评估:人员的能力、素质和技能分析;针对工作绩效的评价
2、 建立有效的培训体系
l 培训机构:外部培训机构和企业内部培训机构。
l 培训对象:高层管理人员培训、中层管理人员培训、普通职员培训和工人培训。
l 培训方式:职内培训和职外培训
l 培训计划:涵盖培训依据、培训目的、培训对象、培训时间、课程内容、师资来源、实施进度和培训经费等项目
l 培训实施。
l 培训评估:利用观察法、面谈、意见调查、笔试、心得体会、对其行为观察及访谈其 主管或同事
3、 培训流程设计
l 各部门填写年度培训计划交与管理部审核,审核通过后可向总经理提交《年度培训计划表》,总经理签批后即可组织执行培训工作。
l 临时安排的培训计划,相应部门填写《培训申请单》交管理部,管理部将在初审后上报至总经理进行审批,总经理审批通过后方可由管理部组织实施培训工作。
l 岗前培训
l 在职培训
l 专题培训
l 培训后考核由培训部门自行决定,包括:培训教师评核,经理评核及员工自评等
l 培训结束,由培训教师填写《培训记录》,连同考核表、培训教材、签到表、和一起交与管理部存档。
4、培训系统方法
l 讲授法
l 视听技术法
l 讨论法
l 案例研讨法
l 角色扮演法
l 自学法
l 互动小组法
l 网络培训法
4、四)绩效管理
1、绩效管理准备阶段
2、实施阶段
3、考评阶段
4、总结阶段
5、绩效管理的面谈
6、绩效改进的方法
7、考核总体要素: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业绩
8、考核流程如图所示:
5、(五) 薪资福利管理
1、构建全面的薪酬体系(岗位评价与薪酬等级、薪酬调查、薪酬计划、薪酬结构、薪酬制度的制定、薪酬制度的调整、人工成本核算)
2、福利和其它薪酬问题
l 福利保险管理:缴纳五险一金。
l 企业福利项目的设计:股票期权、培训、带薪年假、通讯补贴、交通补贴、房租补助、免费住房、工作午餐、高温补助、节假日补助、旅游、体检等。
(1)经济性福利
A.住房性福利:以成本价向员工出售住房,房租补贴等。
B.交通性福利:为员工免费购买公共汽车月票或地铁月票,用班车接送员工上下班。
C.饮食性福利:免费供应午餐、慰问性的水果等。
D.教育培训性福利:员工的脱产进修、短期培训等。
E.医疗保健性福利:免费为员工进行例行体检,或者打预防针等。
F.有薪节假:节日、假日以及事假、探亲假、带薪休假等。
G.文化旅游性福利:为员工过生日而举办的活动,集体的旅游,体育设施的购置。
H.金融性福利:为员工购买住房提供的低息贷款。
I.其他生活性福利:直接提供的工作服。
J.企业补充保险与商业保险:
(2)非经济性福利
A.咨询性服务:比如免费提供法律咨询和员工心理健康咨询等。
B.保护性服务:平等就业权利保护(反性别、年龄歧视等)、隐私权保护等。
C.工作环境保护:比如实行弹性工作时间,缩短工作时间,员工参与民主化管理等。
3、 薪酬4P模式设计
P1:以战略定位——Price【根据企业战略,制定薪酬价位】
P2:以岗位定级——Position【根据岗位要求,制定级别】
P3:以能力定薪——Person【根据个人能力,确定薪酬】
P4:以绩效定奖——Performance【根据个人绩效,发放奖金】
6、(六) 劳动关系管理
1、熟悉就业法
2、明确劳动关系和社会
3、明确行业关系和社会
4、劳资谈判
5、员工关系:
建立积极正向的员工关系可以吸引且留住优良员工、提高员工生产力、增加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提升工作士气、提升公司绩效、降低旷工、缺席率。
7、二、企业文化的建设:
(一)公司口号或标语的设计;
(二)员工天地的设计与制作;
(三)公司理念设计。
管理理念、经营理念、产品理念、价值观、人才观、竞争观、企业精神、员工职业道德、营销人员行为准则、管理人员行为准则等。
8、三、日常事务性工作的规范与优化:
(一) 考勤管理;
(二) 纪律监督与检查;
(三) 入离转调等各种手续的办理;
(四) 员工档案管理;
(五) 员工服装、工号牌等物资定制;
(六) 在适当的时候引入EHR人力资源管理软件以优化工作,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