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笔记《社会学概论》经验
1、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
(一)社会的涵义与特征
1、概念: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两大派别:唯实论和唯名论
2、社会的基本特征★
(1)社会以人为主体。
(2)社会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
(3)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
(4)社会来源于自然又不同于自然。
(二)社会结构概念与类型◎
1、概念:社会结构是指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稳定的关系。
2、社会结构类型
(1)关系性社会结构
(2)实体性社会结构
(3)规范性社会结构
(三)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
1、社会建设
(1)孙本文《社会学原理》中最早做出界定
(2)社会建设的意义
2、社会管理:基本内涵(四个方面)
2、第二节 社会的基本要素
(一)人口(识记、领会)
1、人口的概念(识记、领会)
人口资源是指在特定地域内具有一定数量、质量和关系的人的总称。
人口资源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2、人口数量和质量(识记、领会)
(1)人口数量
(2)人口质量。人口质量也称为人口素质,是对人口资源的质的规定性,包括人口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等。
3、人口问题★
素质、流动、分布、老龄化、性别
(二)自然资源(识记、领会)
1、什么是自然资源:概念、类型
2、自然资源的特点:有限性、无限性、系统性、分布不均匀性
3、自然资源在社会发展中地位
(1)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2)人类也改变着自然以及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这种依赖关系。
(三)环境
1、环境概念
2、功能
3、环境利用与保护
3、第三节 社会学的研究方式与方法
(一)统计调查
1、统计调查的概念涵义以及需要遵守的三条基本原则(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
2、类型: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统计报表。
(二)问卷调查
1、涵义:以一组问题获得相关、有效信息的一种方法。
2、问卷的内容(个人基本情况、行为和态度);问卷的类型(自填式和代填式)
(三)实地研究
1、涵义:是一种深入研究对象内部,以参与观察和非结构访问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解释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2、指导范式:个案研究、典型调查、访谈与观察
(四)实验法
1、实验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在有控制的条件下,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以发现或证实变量间或社会现象间因果关系的方法。
2、实验法的作用及其优缺点
(五)文献法
1、通过搜集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语音、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在不影响研究对象的情况下,分析和探讨个人与社会关系现象的方法。
2、文献法的优缺点
本节为改版教材新增加内容。社会学方法论是关于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方法理论。主要介绍了以下几种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人文主义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方法论以及当代社会学方法论,包括后实证主义、新人文主义、批判诠释理论、后现代主义。对这些方法论,大家需要把握各自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