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视难以治愈的主要原因

2025-05-09 12:26:09

1、诊断不明确:目前众多医院在弱视的检查、诊断上只是对患者做常规检查:检测视力、检查眼底、散瞳验光------就定性,开处方。但弱视的病因、病损部位究竟是在视网膜还是在视传导神经或者是视中枢神经上,对多数眼科的医务人员来说是个未知数。临床上既然眼底正常,无器质性病变,为何视力矫正又达不到正常?因为仅仅做眼底常规检查是不能发现其病因、病损部位的。近几年来,随着现代视觉电生理学,神经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眼科界对弱视的病因,机理有了更深入的研究与认识,特别是视觉电生理学的临床应用,使弱视病因机理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过去对弱视的认识只局限于眼球组织(眼底视网膜黄斑区长期缺乏足够的光刺激而引起视力低下),而现在认为弱视的病因,病损部位主要体现在视觉系统三大部位(1眼底视网膜 2视觉传导神经 3大脑视觉中枢)。大多数弱视(包括器质性和功能性)患者的大脑视中枢及传导视神经都有明显的神经细胞萎缩、数量变少的现象,部分严重弱视患者的神经细胞数量不足正常的20%。

2、治疗不得当:既然在检查、诊断上存在盲区,不能深入地发现弱视深层的病因、病损部位,那么又怎献垴淄睬么可能对弱视实行对症治疗呢?传统的物理光学疗法只适应于视网姆殡鸺架膜引起的弱视,而对病因、病损部位已深入大脑内层视觉传导神经及大脑视中枢的弱视则几乎无效。在我国国家投入经费的弱视研究机构较少,配备的研究人员也少,起步也较晚,也还是局限于眼球组织的研究,而对视觉传导神经、大脑视觉中枢方面的研究更少,在弱视治疗方面毫无突破,而新的治疗方法的推广工作基本未实施。几年一次的眼科学术交流会也全由企业赞助,变成了产品推销会,眼科界一些权威人士看不惯变味的学术交流会纷纷退出,学术交流会一年不如一年,全国弱视的治疗水平停止不前。临床上,许多医院对弱视的治疗采取乱枪打靶的治疗方案,只要矫正视力达不到0.9者,不管轻重程度、性质如何、年龄大小,千篇一律采用配镜、遮盖、各种不同光刺激仪在家训练,即使长期坚持不见疗效,除了更换不同型号的治疗仪外,就别无它法了。因此现实生活中,不少的患者在权威的大医院里采用的是戴镜、遮盖、光刺激、仪器训练等方法治疗,而疗效欠佳,就不足为奇了。

3、家长认识和重视旯皱镢涛程度不够:许多家长们认为,孩子虽然患有弱视,但从表面上看起来除了比其他的小孩多配戴一副眼镜外,并没有影响到上学及日常生活。因此对弱视的认识及尽早治疗的重要性也就并不当一回事(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弱视的危害主要体现在成年以后,没有完善的立体视觉而不能从事相关的工作:如开车、当兵及其它精细的作 用)。还有一部分家长错误的认为:小孩年龄太小,不方便配合,因此希望等待年龄稍大一些后再治疗,或者以现在工作忙,没有时间为由,对孩子的弱视不重视,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弱视的治疗成败不仅与治疗方法有关,与年龄也密切相关,年龄越小,治愈的机率越高,超过一定的年龄,视力终身不可恢复。还有部分家长把弱视当作近视、远视、散光看待,误认为长大以后可以动手术(准分子激光)治疗,(而弱视其实是无法手术的),因此以小就不把弱视当作一回事。还有部分家长认为:既然大医院对弱视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法,那么就只能遵医嘱:戴镜、训练------因此,对其它治疗方法不屑一顾,情愿长期坚持无效的治疗,也不另求其它方法。

4、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导致本应该可以治愈的弱视,而最终未能治愈的患者不计其数。七日升黄主任提醒大家,诊断要明确,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