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规避税收陷阱
1、避税筹划纳税人采用非违法手段(即表面上符合税法条文但实质上违背立法精神的手段),利用税法中的漏洞、空白获取税收利益的筹划。纳税筹划既不违法也不合法,与纳税人不尊重法律的偷逃税有着本质区别。国家只能采取反避税措施加以控制(即不断地完善税法,填补空白,堵塞漏洞)。
2、节税筹划纳税人在不违背立法精神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税法中固有的起征点、减免税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通过对筹资、投资和经营等活动的巧妙安排,达到少缴税甚至不缴税目的的行为。
3、转嫁筹划纳税人为了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通过价格调整将税负转嫁给他人承担的经济行为。
4、实现涉税零风险纳税人账目清楚,纳税申报正确,税款缴纳及时、足额,不会出现任何关于税收方面的处罚,即在税收方面没有任何风险,或风险极小可以忽略不计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的实现,虽然不能使纳税人直接获取税收上的好处,但却能间接地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而且这种状态的实现,更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与规模扩大。
5、认识陷阱税收筹划从法律的角度理解,它是一种既不合法,也不违法的行为。
6、操作陷阱轻信理论说教,忽视筹划成本,割裂税种之间的内在联系,轻视税务部门的反筹划能力。
7、时间陷阱纳税人面对国家法律的变更,其行为的性质也会因此而改变。因此任何税收筹划方案都是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法律环境下,以一定的企业经营活动为背景制定的。具有明显的时效性。如果对“漏洞”的存续时间及堵塞漏洞的方法不能作准确的判断,就极有可能掉入税收筹划的“时间陷阱”。
8、规避税收筹划陷阱1、帮助企业正确纳税申报,减轻小企业税负,通过对筹资,投资和经营活动的合理策划,为企业创造效益,企业应多方面着手,包括咨询财税专业机构或专家,合理规避税收筹划陷阱。2、中蟛杆戛攉小企业开展税收筹划,需要良好的条件。税收筹划基础不稳、税收政策变化、税务行政执法不规范以及税收筹划目的不明确等原因都会导致税收风险,如何在多种纳税方案中,做出选择税收利益最大化方案的决策,有效规避税收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