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的三阶段是如何划分的,为什么厂商通常会在第二阶段进行生产

2025-05-02 21:02:46

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嵊髭驰亘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将生产分为三个阶段。

1、劳动量从婧泸谕明零增加到B这一阶段,在这一阶段总产量先以递增的幅度增加,当劳动投入量达到OA以后,又转而按递减的幅度增加。

这表明和可变投入劳动相比,不变投入资本太多,因而增加劳动量是有利的,劳动量的增加可以使资本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任何有理性的厂商通常不会把可变投入的使用量限制在这一阶段内。

3、从劳动量从B增加到H等于零这一阶段。在这一阶段总产量继续以递减的幅度增加,一直到G点达到最大值。相应地,边际产量继续递减,直至等于零,这一阶段的显著特点是,平均产量递减,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

3、劳动量增加到H点之后。这一阶段的显著特征是总产量递减和边际产量为负值。这一特征表明和不变投入资本相比,可变投入劳动太多,也不经济。

这时即使劳动要素是免费的,厂商也不愿意增加劳动投入量在第三阶段经营,因为这时只要减少劳动投入量,就可以增加总产量。

生产的三阶段是如何划分的,为什么厂商通常会在第二阶段进行生产

综上所述,生产进行到第二阶段最合适,因此劳动量的投入应在B与H之间这一区区域,这一区域为生产要素合理投入区域,又称经济区域,其它区域都不是经济区域。

扩展资料:

生产三阶段理论说明,在企业里,劳动力和资本之间应当始终保持合理的比例,不变要素量相对过多(第一阶段)或可变要素量相对过多(第三阶段),都会导致经济效益的下降。管理的有效性在于随机制宜,适时创新。

这就提醒我们:

1、投入与产出并不成正比。

2、投入要素之间必须保持合理比例关系。

3、管理决策必须面向整体、面向未来。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