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学走路的小知识
宝宝到10个月左右的时候,经过扶栏的站立已能扶着床栏横步走了,这就是宝宝学走的开始,但从扶走到独自走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要做到科学合理的辅助孩子学走侨嚅检货路。
宝宝学走的四个小技巧
1.避免通过学步带锻炼
尽管带有弹力的学步带帮助宝宝平衡自己的身体,也帮助爸爸妈妈更好的掌握宝宝的行动,确保安全,但是事实上,学步带是妨碍宝宝走路的。爸爸妈妈可以使用学步带帮助宝宝锻炼小腿肌肉,也帮助婴儿的臀部和骨盆肌肉正常发展。
2.赤脚在室内走
有些人可能建议父母为孩子提供最好的脚部支持——鞋子,因为刚开始学走路,脚踝比较脆弱。但实际上,这是错误的认识。当孩子正在学习走路的话,鞋子实际上使这项训练变得更加困难。赤脚学习走路,这将增加宝宝的感官能力,将有助于加快宝宝学习走路的速度。
3.锻炼平衡能力
经过正确的肌肉发展之后,平衡就变成学习走路时最重要的事情了。所以,帮助宝宝锻炼平衡能力可能就成为爸爸妈妈的第一要务了。刚开始是扶着宝宝走路,然后逐渐撤走你的支持,迫使他使用自己的腿部力量把握平衡。如果出现情况,帮助他保持正确的位置,这样反复帮助宝宝锻炼平衡能力。
4.多走几步的诱惑
如果你给了宝宝想要的一切,他不会主动地走。刚开始的时候,可以把他最喜欢的玩具或最喜欢的零食放到几步之外的地方,鼓励他走过去拿。
注意
当宝宝熟练了之后,可以逐渐增加他和想要的东西之间的距离,注意,一定要把玩具或零食放到安全的地方,远离厨房等场所。
宝宝在接受专业康复的同时,
家庭康复同等重要。
每一个父母都应该会一些康复知识。
为什么呢?
康复中心或者医院等等机构,专业康复治疗师给宝宝做康复的时间往往是有限的,父母带孩子在医院的时间也是有限的。
每天待在宝宝身边最多的是父母,所以家长在宝宝康复训练中,有着很重要的位置。
有的宝宝进步很快,为什么有的宝宝进步那么慢呢?
殊不知,有很多宝宝的父母在家给宝宝也在坚持做康复。
康复是一个漫长和循序渐进的过程,家庭康复也是每一个宝宝康复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并且父母给宝宝做康复,不仅可以很好的让宝宝主动配合训练,拥有安全感,同时也可以增进和宝宝之间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