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吃蔬菜营养不流失
在食物的烹制过程中,有几个环节比较重要:洗、切、初加工、肉类腌制、炒、调味、收汁等等。怎样在烹饪过程中保证营养不流失呢?
1、洗菜。
我们在洗菜的时候,如果图省事先切后洗,那么就会有大量的水溶性维生素和可溶性的矿物质、微量元素融到了水中,像土豆丝。很多朋友切土豆丝、茄子丝就是切完了就浸泡在水中,免得变颜色,殊不知会有大量的营养素悄悄流失了。在淘米的时候,如果反复搓洗,其中的B族维生素和抗氧化物也会大量损失的。淘米两遍以上时维生素B1可以损失30%--60%,VB2和尼克酸可以损失20%--25%,矿物质损失70%、蛋白质损失15%,脂肪损失43%,碳水化合物损失25%。
5、炒菜。
我们在炒菜时候都需要用油来炝锅,很多朋友喜欢把油烧冒烟了放入葱姜,炝出香味了再炒菜。在我们的油脂中有丰富的维生素E、胡萝卜素、磷脂、不饱和脂肪酸,这些营养素在经过高温之后很容易氧化,最后恐怕只有热量没有什么损失了。这是高温偷走了油脂的营养!而炒菜时,如果火力太小、炒菜时间太长,那么食材因为受热而收缩或细胞壁软化破裂,其中大量的营养素就会随汁液流到锅里。不要以为只要是还在锅里的都是没有损失的,菜汁中很多营养素会因为直接接触锅底的高温而氧化损失,比如抗氧化作用极好的维生素C、花青素、叶绿素、胡萝卜素、维生素E、叶黄素等等。
6、调味:盐。
在炒菜时,很多朋友喜欢多放盐或早放盐,认为这样才能让菜肴够味!那么,我告诉您,如果用盐过多或用盐过早,会使蔬菜中的汁液流出过多,不仅营养素损失,而且还会让菜肴塌蔫,失去了脆嫩的口感。而肉类菜肴,如果放盐过早的话,会让蛋白质过早凝固,不但很难消化,而且其中的腥臭气味挥发不了,汤汁中鲜美的滋味也渗透不进去,这样的肉不仅容易要不动,还很难吃!
7、调味:醋。
在食物中有一种矿物质叫做镁,它不但参与了我们肌体中很多重要的生理活动,还是我们补钙时需要同时补充的营养素。俗话说,补钙不补镁,补完就后悔。镁是我们骨骼中的一种重要的营养素,缺少它,我们的骨骼也会不健康。这种营养素在深绿色的蔬菜中含量极为丰富,但是有时却会因为烹饪不当而被悄悄偷走了。比如,有很多朋友喜欢在炒菜的时候烹些醋,觉得醋是非常好的调料,不但可以保护一些矿物质和维生素,让菜肴口感脆嫩滑爽,而且可以让菜肴口味更加丰富,促进食欲。不知道您发现了没有,在做醋溜土豆丝、醋溜白菜、西红柿炒鸡蛋、醋烹藕片这些黄色、红色或白色菜肴时,它们没有什么颜色的变化,而在炒绿色菜肴时却莫名其妙的让菜色变得褐黄难看了。这是因为绿色蔬菜中有大量的叶绿素和镁,它们是结合在一起的。但是,在炒菜时如果加醋,那么醋酸中的氢就会马上替换掉叶绿素中的镁,镁就被偷走了!
8、收汁。
很多朋友在炒完了菜之后,锅里的菜汤就一倒了之。您知道吗?这些菜汁中不仅仅有调料和油脂,还有很多溶出来的营养素!包括水解蛋白质、氨基酸、脂肪、各种维生素和可溶性的矿物质、抗氧化物....。。如果此时用适量的水淀粉悄悄的勾一下芡,那么不但可以把这些营养物质重新附着在食物的表面,而且还会在食物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可以起到保温和抗氧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