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怎样学好数学
1、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初中不能说背,初中还要以背为主,但不像小学的机械,初中学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背。

3、思维落后,没有方法:初二阶段是数学学习分化最明显的阶段。一个重要原因是初中阶段数学课程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有了明显提高。而初二学生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又一个关键期,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抽象逻辑思维方式,而且学生个体差异也比较大,有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快一些,有的则慢一些,表现出数学学习接受能力的差异。导至学习的成与败。

5、锲而不舍攻难关,别学蜻蜓只点水:解决疑难是指对独立完成作业过程中暴露出来对知识理解的错误,或由于思维受阻遗漏解答,通过点拨使思路畅通,补遗解答的过程。解决疑难一定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做错的题型一定不能放过。对错误的地方没弄清楚要反复思考,一定要想明白,因为这才是拉开分值的唯一题型,实在解决不了的要请教老师和同学,并要经常把易错的地方拿出来复习强化。

7、要想人前显贵,一定背后受罪:这个道理同样适合初中生,课前学习是学生上好新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课前自学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主动权。自学不能搞走过场,要讲究质量,力争在课前把教材弄懂,吃透,并用会留下不少不明白或想问的地方,这些才是上课时你从老师那得到答案的地方,上课着重听老师讲课的思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对照预习不明白或觉得难的地方,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