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犬出现咬人的行为
1、疾病性咬人指当犬患有某些传染病(如狂犬病)和其他引起精神障碍疾病时而表现出咬人和咬其他动物(此时病犬常伴有神经症状)等病症。这类病犬,尤其是患狂犬病的犬,对人危害极大,且无有效的治疗办法,应立即捕杀,不能有半点犹豫。非疾病性咬人是指犬的一种异常攻击行为。除了行为异常(咬人)外,犬体健康无病。此时,可按照下述方法查明原因,进行调教,便可纠正犬的这种异常行为。按其原因,可将犬的异常攻击行为分为疼痛性攻击行为、畏惧性攻击行为、对主人的支配性攻击行为和对小孩的竞争性攻击行为。
2、旷栩厢臧疼痛性攻击行为这种攻击行为(咬人)是由于刺激了犬身体的疼痛部位(或曾经是疼痛部位)以及敏感部位所引起的。其表现特点是:当人触摸或按压犬体上某些特殊部位(疼痛或敏感部位)时,犬就会吠叫,甚至咬人。调教方法:首先应弄清犬这些疼痛或敏感区的具体位置及造成这种疼痛的原因,并设法解除。另外,应由远到近、由轻到重、循序渐近地反复触摸犬体上疼痛敏感部位的附近区域,以逐渐增加犬的承受能力。这种适应性触摸至少每天两次,每次1O~20下,每次触摸可辅以食物奖励。为了加快调教进程,可以辅助应用镇静药,如盐酸氯丙嗪片,每次2.2 - 4.4毫克,千克体重,每天1~2次,口服或拌食服用;盐酸氯丙嗪针剂,肌肉注射,剂量同片剂。当疼痛被药物消除后,频频地触摸犬体上的疼痛部位,并同时给予爱抚和食物奖励。如果是过去疼痛,现在触摸此部位而咬人只是一种条件反射的话,调教时则不应用镇静药。2、畏惧性攻击行为原因及表现:假若犬在生活经历中曾受到某人。如儿童,穿制服的兽医或其他人的刺激与伤害后,它就会畏惧所有与之相似的人,甚至扑咬这类人。久而久之,这种异常攻击行为就会被固定和强化。其表现特点是:当犬遇见所畏惧的人时,总是试图逃避或躲藏于主人的身后或床、桌、椅下;如无法逃避,它就会向此人吠叫甚至扑咬。调教方法:先让犬坐在屋内,然后让犬所畏惧的人(如儿童、穿白衣的大夫等)出现在犬的视野里(一般距离开始保持6米左右),犬的注意力会立即转向此人,此时如果犬的反应不太强烈(逃避,躲藏,扑咬意识不强)。这人就立即给予爱抚和食物奖励。这样每天反复数次,逐渐让其畏惧的人靠近犬,并逐渐达到能饲喂和触摸为止。3、对主人的支配性攻击行为原因及表现:由于人们的过分溺爱,过分依从,或其他原因,犬可能会出现支配性攻击行为。其表现特点是:太不服从人的命令,咬家具或撕衣物。当你试图惩罚它时,它反抗,如吠叫不止,甚至抓你的鞋袜。有时,对家庭其他成员也如此。
3、调教方法:分直接调救和间接调教两种。①直接调教法。对于体形较小的犬,当其不服从命令或扑咬人时,可直接采用猛烈地摇曳犬颈背的方法来惩罚它;对于体形太大的犬,你可用一根绳子。并在一端做一个可松紧的绳圈套在犬的脖颈上,当其不服从命令或扑咬时,就拉紧绳圈来惩罚;当其能服从命令时,就奖给它食物。直至它能很好地服从命令为止。②间接调教法。当用直接调教法无效时,可采用本法。从调教开始的第一天起,就完全放弃对犬的爱抚,有时还让犬禁食24小时。在整个白天,尤其是当犬希望得到爱抚时。不断地发出“坐下”的命令,如果它能服从命令,就给它爱护和食物奖励。直至调教到犬能完犬服从命令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