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如何防虫
1、 蜱虫:4到10月是蜱虫的活跃期。蜱虫会将自己的头埋在人体的皮肤下吸血,同时分泌有害物质,若不及时取出,轻者引发皮肤疾晾软粪削病,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参考图片,后遇之可及时预防处理)应对方法:一旦发现身上有蜱虫,不要硬拽或者用指甲扣它,可能会把虫子的头留在皮肤下,引发二次感染,可以用酒精涂抹子蜱虫,然后用镊子取出。如果没有完全取出,应立即就医。被咬伤后还有一到两周的潜伏期,自己任需要观察治疗。

2、 隐翅虫:此虫体内有毒汁,粘上后会引起隐翅虫皮炎,皮损为条状、片咽疖纲掇状水肿性红斑,其上有密集丘疹,小脓包,周边淋巴结异常肿大。(参考图片,后遇之可及时预防处理)应对方法: 首先毁辔微谆避免接触,此种夜间喜光 ,夜间应关好纱窗,睡眠时放下蚊帐,以免毒虫进入。如遇落在皮肤上,不要在皮肤上拍死它,应把它吹走。如被咬,应内服抗组胺药,外涂解毒搽剂或者外用糖皮质激素,有继发感染者用抗感染药或者就医。

3、 螨虫:螨虫叮咬人后皮损为圆形红色斑疹,丘疹或丘胞疹,少数会有大小不等的风团,顶端有小疱,常伴有抓痕、血痂。(参考图片,螨虫很小,肉眼很难看见,如有以上症状可预防处理)应对方法: 可内服抗组胺药,外涂解毒搽剂,有继发感染时可适当使用抗生素。平时注意自身清洁,起居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干燥,经常更换洗晒被褥,沙发,避免小动物接触。

4、蚊子:蚊子可谓是人尽皆知了,它在咬人时(也可以说是”用餐“时)会分泌唾液,留下的伤口就会红 、肿、痒、 痛,十分难受,甚至会传染登革热、脑炎等疾病,被叮咬可不容忽视,特别是在人口流动大的地区。(参考图片、后遇之可及时预防处理)应对方法:可以在伤口涂抹碱性的肥皂水,或者用盐水来涂抹冲洗伤口来软化红肿,缓解痛痒。此外,也可用清凉油、风油精等驱蚊止痒用品。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阅读量:67
阅读量:54
阅读量:77
阅读量:61
阅读量: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