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您轻松读懂十大经济学原理
1、原理一: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总是面临很多取舍的,比如:是找工作还是考研;先买房子还是车;早餐吃煎饼还是面条;因为人们面临抉择,所以才有经济学,经济学研究怎么抉择才是划算。
2、原理二: 您干一件事情或者得到一件东西的成本,不仅是花的钱,还有为此放弃的东西。举例,一个人陪老嵫尾瞀虞婆看一场电影,成本不仅是电影票,爆米花,还有因此放弃的东西,如果这个人是盖茨,可能是没有参加会议,损失几百万美金。术语叫“机会成本”,如果不看电影,干别的事,这件事赚的钱,就是看电影的成本。
3、原理三: 啥叫边际量呢? 您花30万办了个儿童游乐场,玩一次50块钱。来了个孩子,只有十块钱,让不让他玩? 如果是理性的话,跛星笸浊让他玩,因为你因此付出的成本几乎为零。玩一会儿,您不损失,顶多脏一点。 这个原理就是这个意思,不要考虑已经投出的成本,只需考虑当前需要付出的成本。 这个例子可能不恰当,实际上,您还要考虑其他顾客,最终还是不应该让他玩。
4、原理四: 政策和价格变化,人们会因此改变做法。 比方说,草莓20块一斤,您可能舍不得买但是超市促镓恰鲜仍销,10块钱一斤,您就会买一斤。还有,地铁通票2块钱,您就愿意坐地裒赎钋瞬铁,但是涨到7块钱,您可能会选择公交车。这个原理虽然简单,但是也很重要,商家或者政府通过价格或者政策的改变,可以调节人的行为。
5、原理五: 只要买卖是双方自愿的,对双方都是有益的。 也可以说,买卖双方不存在谁赚钱的问题,因为谁都得到了好处,为啥要交易呢?所以,您卖了东西,别人赚了您的钱,您还赚了人家的东西呢,东西也是钱,也可以说,您也赚了钱。
6、原理六: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自由市场可以使资源得到最合理的分配(使用价格工具),也就是所谓的“无形的手”。自由市场要好过计划经济,可以使资源得到最合理的分配。
7、原理七: 政府有时候可以改善市场结果。政府的监督有时有好作用,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保证自由市场的秩序,比如产权的确立,确保市场足够的自由。二,要做一些公共事务,比如弱势群体的救助等。
8、原理八: 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就是说,一个国家,生产的东西(包括服务)越多,生活水平就越高,这好像是不言自明的。要注意,金融行业不直接产出可使用的商品,道理很简单,光做买卖,填不饱肚子,最终还是得有人种地。
9、原理九: 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涨。多印一倍的钱,物价就得涨一倍。所以,印钞票就相当于多收税。
10、原理十: 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若果要增加就业,就得印钞票,就会通货膨胀。 如果少印钞票,抑制通货膨胀,失业率就会上升。 这不是理论推导的结果,这是一个事实,先有了事实,而后建立了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