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这些野菜随处可挖,一种野菜治一种病
1、一、荠菜能补肾 又名菱角菜、麦地菜、枕头草、护生草等。荠菜叶嫩根肥,具有诱人的清香和美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以及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和矿物质。是野菜中的上品。一般人群均可食用。荠菜的食法多种多样,炒食、做汤均可。人们还常用荠菜做包子、春卷、饺子、混沌、汤圆的馅料,荠菜又是一种“地道药材”。中医认为,荠菜味辛甘、性凉平,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功效,可以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痢疾、肾炎等症。

3、三、蒲公英对肝有好处 蒲公英,它的花粉含有维生素、亚油酸,枝叶中则含胆碱、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婆婆丁的功能是清热解毒,消肿、利尿,具有抗菌的作用,能激发机体的免疫功能,达到利胆和保肝的作用。蒲公英焯过后生吃、炒食或做汤都可以,可拌海蜇皮、炒肉丝;还能配着绿茶、甘草、蜂蜜等,调成一杯能够清热解毒、消肿的婆婆丁绿茶。

5、五、苦菜可抑制白血病 又名苦苣菜,含有蛋白质和钾、钙、镁、磷、钠、铁等多种维生素,其嫩叶可采食。生吃略带苦味,用开水烫一下加热制熟,苦味可除。苦菜可炒肉、炒蛋、做汤,或加些大豆粉做成小豆腐吃,亦可沸水烫后蘸面酱食用。苦菜性苦寒,中医认为可以清热解毒、凉血,可以治疗乳腺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咽炎、蜂窝组织炎。苦菜水煎浓缩乙醇提取液,对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都有抑制作用。 比较常见的吃法有蒜茸拌苦菜、酱拌苦菜、苦菜烧猪肝等。

7、七、灰灰菜能防贫血 又名灰菜、灰条。灰菜色绿、味美、鲜嫩、口感好。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特别要强调灰菜具备的清肠、通便作用,立竿见影。常食灰菜,减肥瘦身效果非常明显。“灰条复灰条,采采何辞老”明朝人滑浩曾作灰条诗,赞扬灰菜对增强体力,抗拒衰老的作用。食用灰灰菜能够预防贫血,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对中老年缺钙者也有一定保健功能。

9、九、花椒叶可止痛 我国做菜用来调味的香料有“十三香”之多,第一香便是花椒。花椒叶也具备花椒的性能和味道,食用花椒叶的采摘最佳时机是春夏之季,以后花椒叶老了就失去原来的鲜味了。花椒性热,有止痛、杀虫作用,可防治脘腹冷痛、吐泻、蛔虫病、水肿和小便不利等症。也许这正是地处高原的人们所以喜爱食用的一个原因。

11、十一、槐花清肝泻火 健脾安神,清心降火,止咳化痰,清热利水,杀虫消肿。主治失眠,食欲不振,带下,小便不利,水肿,小儿疳热羸瘦,烫火伤,疮癣等病症。槐花能润肠通便。用于便秘的防治。以油菜蜜、茶花蜜和枇杷蜜为最佳。清热凉血,适用于大肠癌患者引起的便血,血色鲜红,以及癌术后便血等症。润肺止咳。由于肺虚引起的咳嗽,食用蜂蜜有效。除以上几点槐花的功效与作用外,槐花还具有解毒、医疮、止痛的功效。将蜂蜜直接涂擦在皮肤或伤口上,有消炎、止痛、止血、减轻水肿、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食用可缓解食物中毒,治疗胃肠溃疡和肚腹疼痛。如果喝酒过多,临睡前喝一汤匙蜜可解酒止头痛。补中益气。用于体弱多病者(特别是脾胃虚弱者)的辅助治疗、恢复健康以及老年人的保健。做饼,又可凉拌、炒食、加面粉蒸食。洋槐花干制后可长年食用。糖尿病人最好不要多吃。粉蒸槐花不易消化,消化系统不好的人,尤其是中老年人不宜过量食用。同时,过敏性体质的人也应谨慎食用槐花。脾胃虚寒及阴虚发热而无实火者慎服。

13、十三、白蒿可治风湿病 白蒿,大名叫茵陈,据《本草纲目》记载:其味苦、平、微寒,无毒。主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久服轻身益气耐老。还可治通身发黄,小便不利,降低头热,去伏瘕。通关节,去滞热和伤寒。说明白蒿的药用价值是对人体肝脏很有好处,有护肝补肝的作用。把白蒿洗净晾干,当茶叶用,每次冲水喝,还可以解酒。对身患肝炎的人,多喝白蒿水,据说效果还不错。其中更为值得一提的就是用现代科技手段从黄花蒿中制取的青蒿素,对治疗疟疾有特效。可见白蒿不仅是一种野菜,也是一味天然良药。俗话说三月茵陈四月蒿,这种灰蒿必须在清明前后二三月天气、万物生发三寸长短时采摘才有效,而一过三月进入初夏,万物发叶生枝,力量分散,就没有药效了。白蒿可用开水焯过后凉拌,最好吃的做法是拌面蒸熟蘸蒜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