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子故事之三--“表达真实的情感”及“不追求完美”
小强是个很文静、内向的小男孩,不爱表现自己,有些完美主义倾向。
记得幼时在上亲子课的时候,玩水粉画,他是不能容忍自己手上带着不小心抹上的水彩粉画画的,一定要洗得干干净净作罢。
在别的同龄的男孩子们嘿嘿哈哈拳打脚踢的时候,小强一般躲的远远的,自己看书、玩玩具。
小强很喜欢别人追着他跑的游戏。小强的幼儿园小班和中班是在蒙氏幼儿园度过的,老师们对孩子以鼓励为主,基本上从不批评,期间有位老师曾告诉小强妈妈,她发现小强摆的玩具造型很有创意和想法。
幼儿园大班时小强调到一所普通的私立幼儿园,刚去的前几天小强几乎每天都会哭一次,不是因为老师批评他,是老师批评别的调皮孩子时,他被吓哭了。
在大班的一年,小强属于很普通的一员,不属于老师特别喜欢的那种,也不惹老师烦。幼儿园期间曾疯狂迷恋网上游戏--摩尔庄园,因担心他上瘾,妈妈和他很深入的谈心,从此不再玩游戏。
去年9月份小强当了小学生,在别的孩子们不能安安静静坐上10分钟的时候,小强能保持一节课都认真听讲,各科老师都夸奖他是个班级小明星,一学期下来得到很多奖状,门门功课都是满分,小强很开心。
目前小强遇到两个问题:一是,小强在上学期的时候上课发言很积极,下学期的某一天举手回答问题答错了,一个同学笑话他,从此他就不再积极发言了,只要没把握的问题就不再举手回答;
维尼评论:追求完美的倾向比较容易造成心理问题,我在成人咨询的实践中发现:多数心理问题的人都有追求完美的倾向。要让他学会顺其自然,允许失败,接受被批评。
当然,不要因为我这句话背上包袱,每个人在一生中或多或少都会有心理问题。而且,及早注意这个问题,预防为主,就不容易出问题。
具体做法:告诉他很多事是没什么的,笑话就笑话吧,批评就批评吧,没有什么。可以在家里练习互相批评、互相笑话(做游戏),在游戏中体会。家长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要淡化别人的评价,以影响孩子。
二是,从小不能受批评,一批评就会掉眼泪,很委屈的样子,不反驳也不辩解,只是闷着头很伤心的掉眼泪。
鼓励他学会真实表达自己的情感。——人本主义的重要原则。建议看看罗杰斯的《个人形成论》--前几章就可以了(百度文库有)。自制力强的人可能同时压抑自己的情感,这不好。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想闹就闹,别压抑自己(这句话对他这样的孩子是适用的,其他孩子不一定适用)。
理解我着力推荐的“无条件积极关注”的原则。尊重他做的一切,他的胆子就会大,会敢于释放自己。别对他有太多的要求、束缚、限制,看看我的博文:学做自己孩子的心理咨询师(之二)-----无条件积极关注,象神奇的魔术一样改变孩子的性格
前段时间曾被老师批评一次,他的反应很令老师吃惊,敌对情绪很重的样子,(估计是觉得在同学面前丢面子了),老师建议应加强挫折教育,不能再大肆表扬了。
针对这两个问题,小强妈自我分析:一是从小强出生到现在,一直是和爷爷奶奶五口人一起住,大家都比较娇惯宠着他,从小就没挨过批评,更谈不上挨揍了,所以挫折教育还是很有必要加强的,但不知道如何去做。
挫折教育不必有意进行,只要自然地“该表扬就表扬,该批评就批评”就行了——一种真实的表达。当然,其实很多家长觉得“该批评”的其实是“没有必要批评”的,而且批评要注意方式方法。挫折教育不要故意去做:孩子不该被批评的时候批评他,会感到很冤屈,会让他无所适从。也不要严厉批评,甚至训斥打骂。
二是小强妈现在有意识的宣导小强考试不需要100分,只要尽力就好,不让他背负自己是班级小明星的压力,不知道这样做是不是应该。
这样做是对的,再仔细读读我的博文:孩子上进心太强是个问题,理解一下“既努力又顺其自然”的思想。而且力争在所有方面都要贯彻这个思想,不限于学习。
前期和老师沟通,小强别的方面都很好,尊重老师、团结同学,在别人需要的时候很热心的帮助别人,但不会抢着主动去做,比如说擦黑板,没有人擦的时候他会跑过去擦,但只要有人在擦,他就会躲的远远的,不会像其他孩子那样抢成一团。老师说,小强是个很让人省心的孩子,自制能力超强,但是管别人的能力还差些。
总结:孩子有着很好的基础,有一些问题是正常的。但是这些问题最好从现在开始解决,避免将来出现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