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抑孩子,是抽动症的祸根

2025-05-15 16:32:45

一、抽动症的机理是什献垴淄睬么?

最近有几位家长来咨询孩子的抽动症、咬手指这一类问题。有的孩子不自觉地耸肩、眨眼、摇头、清嗓子、肩膀、胳捕舷旒蕺膊抽动,有的咬手指,把手指都咬红了,指甲咬没了。家长们不明所以然,觉得很奇怪、很困惑。

其实这并不奇怪,是可以理解的——这些表现一般说来,就是孩子不自觉形成的对内心紧张、焦虑的一种习惯性宣泄。这种紧张、焦虑的来源较多。有的是家长自身就有焦虑紧张的性格,时间久了,孩子容易受影响,变得容易紧张焦虑。另外最常见的是对孩子过于严格要求,压抑孩子。所以,治疗抽动症,可以不吃药,而是直接想办法减少孩子的紧张焦虑,给孩子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

一位妈妈对孩子很严厉,限制很多,教育方式也是简单粗暴,孩子稍一不听话,就河东狮吼。孩子因此也爱发脾气,而且孩子发脾气的时候,还要压制他,不许他哭,不许他闹。这样孩子的焦虑、痛苦无法宣泄,出现抽动的症状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所以,这位妈妈,我给出的建议也是给孩子宽松自由的环境,也允许孩子哭闹,以及时宣泄负面情绪。

一位爸爸为儿子聪聪的问题来咨询。孩子5岁半时开始出现眨眼,将近一个月后出现摇头、清嗓子,后来又出现肩膀的抽动、耸肩等现象。这个孩子有一个特点,就是如果一直处于一个平静的环境中,症状基本是可以控制的,但是遇到紧张情况,就会控制不住地抽动了。比如玩游戏精神显得兴奋且紧张时,肩膀就不停的抽动。其实,这些看似“怪异”的动作就是对紧张焦虑的一种习惯性宣泄,一点儿也不奇怪,也不是很严重的心理问题,不必担心。——我对这个有很深的体会,因为以前我也有一点儿这样的症状,都是在紧张焦虑时,不由自主地有一些动作,其实客观上起到了宣泄的作用。所以,解决问题之道在于减少紧张焦虑。

二、紧张焦虑哪里来?

内心的紧张焦虑有外在的原因(父母的原因、幼儿园、学校的原因),也有内在的原因(孩子自己的原因):比如孩子有追求完美、过高要求的个性。例如考试了,要求自己一定要考好,那么就容易紧张;当众表现,很希望自己表现好,也自然容易紧张。

孩子如果较小,主要与外在原因有关,其中家长过于严格的要求就是一个常见的原因。我咨询的几个案例都与此相关。

三、改变家庭教育理念,治疗、改善抽动症状

一个案例:

聪聪从小由姥姥带大,姥姥脾气暴躁,家庭环境压抑。还没上学就天天在家做作业,做算术题、语文题。不做作业,姥姥就骂他,说他不好好学习长大了就去捡破烂,孩子被骂得哭。有这种压抑的环境,孩子虽然小,但是也是紧张焦虑的,所以出现抽动的症状就不足为奇了。

因为想改变老人的想法、性格是很困难的,我建议由奶奶来带,给孩子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因为爸爸可以比较容易地和奶奶沟通,贯彻宽松自由的教育思路。后来孩子由奶奶陪着,爸爸告诉奶奶,在家里任由儿子折腾,只负责保护好别受伤就行了,千万不要批评、指责、吓唬他,这样,聪聪自己的事情基本上完全由自己做主。这样过了两个月,现在抽动的症状基本没有了。妈妈的态度也有了很大的转变,基本上不再限制儿子的自由。有时想把孩子送姥姥家,孩子说什么也不去,说姥姥总是训他,可见以前对他是多么地压抑啊。

其实这就是我所说的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思想,不仅可以改变孩子的性格,而且可以防治抽动症这一类心理问题。参考:无条件积极关注,象神奇的魔术一样…

压抑孩子,是抽动症的祸根

抽动症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不要强化,不要太关注孩子。因为本来这个问题没有什么,不算严重问题,只是看起来稍微奇怪而已。如果家长过分关注,会导致孩子因此而背负心理负担,内心焦虑紧张,反而加重症状。淡化是个好的选择,只需要给孩子个宽松的环境就会逐渐好起来的。

压抑孩子,是造成孩子心理问题的一个最大的原因。所以,不要压抑孩子,给孩子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吧。

四、与父母关系不大的情况

有时学校、幼儿园要求过严,会给孩子压力,促成抽动。

抽动症也与孩子的个性有关系。咨询时有的父母问我,孩子才四岁,自己怎么会焦虑呢?其实不然,孩子虽小,紧张焦虑也是很正常的现象。在某些情况下,虽然父母要求不高、不严,但是孩子自尊心过强,过于好胜,受不了批评、挫折,就容易焦虑、紧张,这就可能造成抽动。这个问题的解决参看如何使孩子经受住批评、提高承受能…。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