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营养不良反复发作?中医:根源在“阳气不足”,温补是关键!

2025-10-24 10:15:33

“为什么明明在治疗,肌肉还是越来越没力气?”35岁的患者握紧拳头,却连拧瓶盖都费力。肌营养不良困扰他多年,西医治疗虽能短暂缓解,却总是反复发作。直到一位老中医告诉他:“你的问题不在肌肉,而在阳气。”

肌肉无力,根在“阳气虚衰”中医认为,肌肉的强健依赖脾阳的温煦和肾阳的推动。脾主肌肉,肾主骨生髓,若阳气不足,就像寒冬里的草木,失去生长的动力。这类患者常见四肢萎软、容易疲劳、畏寒怕冷,甚至伴随心悸气短——这都是阳气虚衰,无法温养筋骨的信号。

患者28岁,肌营养不良病史3年。初诊时,她双臂瘦削,站立不到10分钟就需搀扶,面色苍白如纸,舌淡胖、边缘齿痕明显,苔白滑,脉沉弱。她苦笑道:“夏天也要穿厚外套,喝温水都像在‘浇冰水’。”

辨证属脾肾阳虚证。脾阳不振,故肌肉消瘦无力;肾阳不足,则畏寒肢冷;舌脉更是阳虚的典型表现。治疗上以温补脾肾、助阳化气为核心,重点提振脾肾功能,同时兼顾气血生化。

经过固本培元生肌疗法系统调理,2个疗程后复诊时,面色透出红润,舌苔变薄,自述:“手脚没那么凉了,能自己端碗吃饭了!”家人惊喜地发现,她甚至能短暂抱动3岁的孩子。

治疗关键:补阳如添柴,贵在持续许多患者治疗失败,是因为只关注“营养肌肉”,却未解决阳气不足的根源。中医的智慧在于:先点燃生命的火种,再培育肌肉的生长。通过温补脾肾,恢复阳气周流,肌肉自然得到滋养。

肌营养不良的反复,恰似一盏油尽的灯。西医加油,中医添火——唯有双管齐下,才能让灯火长明。如果你也受困于逐渐无力的身躯,不妨从“补阳”开始,给身体一个重新焕发的机会。

(注:中医调理需个体化辨证,本文仅供参考,具体用药请遵医嘱。)

如果您或家人正在与肌营养不良抗争,请不要放弃希望。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经历或疑问,看到会为您解答。记住,坚持就有希望!💪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