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的行业分析怎么做
1、一个完整的行业分析应该包含三个部分:1、行业现状梳理:包括行业的生态图、产业链、商业模式等分析。2、竞争格局判断:了解行业内的重点企业、竞争格局、目标用户。3、行业发展趋势:包括行业发展前景与速度、市场结构、用户规模等。

3、行业分析的最终目的是对企业产生价值,因此应先选择一个合适的分析主题,合适的主题怎么找?最好的来源就是企业,比如企业的业务痛点、发展目标、关注点等。对企业所处行业的分析应该从内部环境、微观环境、宏观环境出发,包含行业现状梳理、竞争格局判断、行业发展趋势三部分内容,并根据以下几种方法论确定行业研究的框架:

5、politics主要包括政治制度与体制、政局、政府的态度、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等;economy主要包括GDP、利率水平、财政货币政策、通货膨胀、失业率水平、居民可支配收入、汇率、能源供给成本、市场机制、市场需求等;society主要包括人口环境和文化背景,人口环境主要包括人口规模、年龄结构、人口分布、种族结构以及收入分布等因素;technology不仅包括发明,而且还包括与企业市场有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出现和发展趋势以及应用背景。

7、(1)潜在竞争者进入的威胁进入威胁主要取决于进入障碍,进入障碍又分为市场性和非市场性,。场障碍是指产业竞争条件下的壁垒,非市场障碍则是政府管制造成的壁垒(如法定的核准准入条件等)。具体的因素有规模经济、品牌识别、资金需求、分销渠道、绝对成本优势、政府政策。

9、(3)现有竞争者的迥唑板捷竞争能力决定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的因素有产业增长、固定成本、品牌识别、竞争对手数量、差异化。一个行业的产业格亩焘雪台局,可从完全垄断,到寡头垄断,再到垄断竞争,直至自由竞争,行业所属的层面决定着同业者所面临的竞争态势。如果产业里没有龙头老大式的垄断者,各企业之间势均力敌,而且产品的差异化程度小,就表示该产业市场已趋于饱和,没有多大的增容空间,退出障碍也较高。不过这些影响现有竞争强度的因素,彼此间存在着相互抵消的关系,因此要判断现有竞争者的竞争强度,就必须进行详细而具体的全面分析,而不是仅仅比较市场占有率、利润率和成长速率这几个简单的数据。

11、(5)替代品威胁决定替代品威胁的因素有购买者替代偏好、替代品相对价格、转换成本。替代品指的是和现有产品具有相同功能的产品,如果替代品能够提供比现有产品更高的价值/价格比,而且买方的转移壁垒很低,消费者可以在不增加采购成本的情况下,就转而采购替代品,那么这种替代品就会对现有产品构成巨大威胁。

13、weaknesses是企业的内部因素,包括设备老化、管理混乱、缺少关键技术、研究开发落后、资金短缺、经营不善、撸赳咸米产品积压、竞争力差等。opportunities是企业的外部因素,包括新产品、新市场、新需求、外国市场壁垒解除、竞争对手失误等。threats是企业的外部因素,包括新的竞争对手、替代产品增多、市场紧缩、行业政策变化、经济衰退、客户偏好改变、突发事件等。将调查得出的各种因素根据轻重缓急或影响程度等排序方式,构造SWOT矩阵。在此过程中,将那些对公司发展有直接的、重要的、大量的、迫切的、久远的影响因素优先排列出来,而将那些间接的、次要的、少许的、不急的、短暂的影响因素排列在后面。

15、二、行业分析常用的框架前面我们提到了对一个行业分析应该包含三个部分:行业现状梳理、竞争格局幼榍嘈酾判断、行业发展趋喀吉料舷势,由此得出行业分析常用的框架:根据以上的方法论参照行业分析常用的框架,即可做出完整的行业分析。目前市场上主流的行业分析方法为波特五力模型法。由于中国商业环境较为恶劣,大部分创业项目又门槛较低,投资人相对比较关注你和竞争对手之间的差别,以及你的竞争优势,同时又密切关注新进入者或者替代品在整个商业竞争环境中起到的影响。比如说“快充技术”以及手机电池技术的升级,对于目前火热的“共享充电宝”就会产生替代性的冲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