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别浓硫酸和稀硫酸的方法
1、1.密度法(利用浓硫酸的物性)在两支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的两种硫酸,测试质量或用手掂量(或用密度计进行测量),质量大的是浓硫酸,质量小的是稀硫酸。浓硫酸密度比稀硫酸大的多。现象明显,操作简单。2.粘度法(利用浓硫酸的物性)将两支分别盛有两种硫酸试管拿起来摇动几下,观察,流动性差的油状黏稠液体是浓硫酸,流动性好的是稀硫酸。浓硫酸是黏稠的液体,而稀硫酸是接近水的粘度。现象明显,操作简单。3.稀释法(利用浓硫酸的物性)在小烧杯中加入10mL水,再慢慢沿烧杯壁加入某种硫酸,放出热量大的是浓硫酸,热量变化很小的是稀硫酸。现象明显,操作简单。4.沸腾法(利用硫酸的物性)取少许两种硫酸分别于试管中加热,先沸腾且有大量水蒸气产生的为稀硫酸,难以沸腾的是浓硫酸。硫酸是高沸点的酸,沸点为338℃。现象明显,操作简单。5.露置法(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分别称取等量的两种硫酸于烧杯中,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再称量,质量明显增加的是浓硫酸,反之为稀硫酸。现象明显,时间太长。6.吸水法(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将湿棉球悬挂在盛有两种硫酸的试剂瓶中,棉球变干的是浓硫酸,另一种是稀硫酸。现象明显,时间太长。
2、 7.胆矾法(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少量胆矾,再分别加入几滴某种硫酸,晶体溶解且溶液变蓝的是稀硫酸,若蓝色晶体变白,则加入的酸是浓硫酸。现象明显,操作简单。CuSO4•5H2O==CuSO4+5H2O8.生雾法(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少量浓盐酸,再分别加入少量的两种硫酸,若有大量白雾生成,则加入的是浓硫酸,另一种是稀硫酸。现象明显,操作简单。9.脱水法(利用浓硫酸的脱水性)分别用玻璃棒蘸取两种酸,涂在纸上(或火柴梗或木材或棉布上)过一段时间后,若表面脱水炭化出现黑色痕迹,则涂的是浓硫酸,无黑色痕迹的是稀硫酸。现象明显,操作简单。(C6H10O5)n==6nC+5nH2O10.试纸法(利用浓硫酸的脱水性)用胶头滴管吸取或玻璃棒蘸取两种酸液少许于湿润的石蕊试纸,先变红后变黑的是浓硫酸,只变红的是稀硫酸。现象明显,操作简单。11.蔗糖法(利用浓硫酸的脱水性)在小烧杯中加入约10g蔗糖,滴入1mL水后,再加入某种硫酸,能使蔗糖脱水炭化产生“黑面包”的是浓硫酸,无现象的是稀硫酸。现象明显,操作简单。C12H22O11==12C+11H2O12.钝化法或铁铝法(利用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取已去氧化膜的两块铁片或铝片,分别放入盛有两种硫酸的试管中,无明显现象的是浓硫酸,有气泡产生的是稀硫酸。现象明显,操作简单。Fe+H2SO4(稀)==FeSO4+H2↑或2Al+3H2SO4(稀)==Al2(SO4)3+3H2↑
3、13彤艘藻狠.铜碳法(利用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分别取两支试管加入铜片(或木炭)后,再分别加入两种硫酸,加热,能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浓硫啬地陆锾酸,另一种是稀硫酸。现象明显,操作简单,有污染。Cu+2H2SO4(浓)CuSO4+SO2↑+2H2O或C+2H2SO4(浓)CO2↑+2SO2↑+2H2O14.溴化钠(或碘化钾或硫化钠)法(利用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分别取两支试管加入少许溴化钠或碘化钾或硫化钠固体,再分别加入两种硫酸,有红棕色气体(或紫色气体或淡黄色浑浊)产生的是浓硫酸,另一种是稀硫酸。现象明显,操作简单,有污染。2NaBr+2H2SO4(浓)==Na2SO4+SO2↑+Br2↑+2H2O2KI+2H2SO4(浓)==K2SO4+SO2↑+I2+2H2ONa2S+2H2SO4(浓)==Na2SO4+SO2↑+S↓+2H2O(H2S气体剧毒尽量不用)15.食盐(硝酸钠)法(利用浓硫酸的难挥发性)在试管中加入少许食盐,然后分别加入两种硫酸,产生刺激性气体的是浓硫酸,食盐溶解无刺激性气体产生的是稀硫酸。现象明显,操作简单,有污染。NaCl+H2SO4(浓)==NaHSO4+HCl↑NaNO3+H2SO4(浓)==NaHSO4+HNO3↑16.亚硝酸钠法(利用浓硫酸的难挥发性)在试管中加入少许亚硝酸钠,然后分别加入两种硫酸,产生刺激性气体产生的是浓硫酸,无刺激性气体产生的是稀硫酸。现象明显,操作简单,有污染。NaNO2+H2SO4(浓)==NaHSO4+HNO2其中HNO2极不稳定,容易分解3HNO2==2NO↑+HNO3+H2O17.导电法(利用稀硫酸的导电性强)取两种酸少许于两只小烧杯中,分别做导电性实验,若小灯泡发光且亮,则烧杯中所盛的是稀硫酸,另一种是稀硫酸。因为浓硫酸中水较少,绝大部分硫酸分子没有电离,自由移动的离子很少,故导电性较差。现象明显,装置麻烦。18.空气法(利用稀硫酸中含水多)将空气分别通过两种硫酸后,再通过盛有无水硫酸铜的装置,白色粉末变蓝的是稀硫酸,不变蓝的是浓硫酸。现象明显,装置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