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chs集成盘制作技巧

2025-10-16 10:06:22

1、重新编译内核 ,进入linux-0.11-devel-040923/

然后,运行bochsrc-hd.bxrc,如下图所示

Bochs集成盘制作技巧

2、[----]#cd /  【回车】

[----]#cd /usr/src/linux  【回车】

[----]#ls 【回车】

Bochs集成盘制作技巧

3、[----]#make clean 【回车】即清除上次的make命令所产生的object文件(后缀为“.o”的文件)及可执行文件;

[----]#vi  makefile 【回车】。

/*删除按下delete键----在按shift+D删除,按下I键,就去编辑----注意它们之间的切换。*/

ESC键用于删除和插入模式转换.

修改makefile: RAMDISK=-DRAMDISK=2048

        ROOT_DEV=FLOPPY

[----]#:wq  【保存与退出】

从新编译:make

Bochs集成盘制作技巧

4、在Bochs系统中运行Linux-0.1系统,Bochs主窗口驱动器分别配置:

a盘rootimage-0.11-for-orig,b盘为rootram.img(新建镜像),

Path:f:\rootram.img

Bochs集成盘制作技巧

5、A盘和B盘分别加载到 /mnt和 /mnt1中:

[----]#mkfs /dev/fd1 1024 【回车】

[----]#mkdir /mnt1 【回车】

[----]#mount /dev/fd0 /mnt 【回车】

[----]#mount /dev/fd1 /mnt1 【回车】,如下图示:

注意:确保其容量小于1024KB。

可以使用df命令查看,若超过1024KB,

[----]# cd  /mnt/bin,/mnt/usr/bin中

[----]#ll  (或ls  -l) 查看文件权限

[----]#rm –rf  文件即删除一些文件

Bochs集成盘制作技巧

Bochs集成盘制作技巧

6、开始复制文件:

[----]#cd /mnt1

[----]#for i in bin dev etc usr tmp

[----]#do

[----]#cp +recursive +verbose /mnt/$i $i

[----]#done

[----]#umount /dev/fd0

[----]#umount /dev/fd1

接下来,通过dd命令【指定大小的块拷贝一个文件把/dev/fd1的文件系统复制到Linux-0.11系统中,建立rootram-0.11根文件系统Image文件】

dd bs=1024 if=/dev/fd1 of=rootram-0.11 count=1024‍

7、创建集成盘:

Bochs主窗口驱动器分别配置为a盘,名字bootroot-0.11 

-----Createimage-----组合两个映像文件

dd bs=8192 if=/usr/src/linux/Image  of=/dev/fd0--(bootroot-0.11)

dd bs=1024 if=rootram-0.11  of=/dev/fd0  seek=256

sync;

8、实验结果测试:

编辑Bochs-0.1X.bxrc文件, 

floppya:1_44=bootroot-0.11 , status=inserted

#ata0-master:type=disk,path="hdc-0.11-new.img", mode=flat, cylinders=410, heads=16, spt=38

boot: a   

#boot: c

启动Bochs系统,进入下图界面:

Bochs集成盘制作技巧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