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烧怎么办
小孩子发烧了,父母总是很着急,有时候,给小孩吃了退烧药,烧退了,可没过多久又烧上来,反反复复,这时候父母就更慌了,往往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小孩发烧了,父母到底该怎么办呢?下面跟大家毽爸程风介绍下自己的经验:
发烧了,不要急着退烧,我们首先要通过发烧的症状搞清楚发烧的原因。发烧不是一种疾病,它就像是身体的一个警钟,提醒你身体内部出现异常情况。同时,发烧也是我们身体对付致病微生物的一种防御措施,从某种程度来讲,适当的发烧有利于增强人体的抵抗力,有利于病原体的清除。所以如果孩子不是高烧,就不要急于马上退烧,否则会掩藏真正的病因。
如果小孩发烧了,体温在38度以下,不要急着吃退烧药、打退烧针,可以考虑物理降温,要让小孩多喝开水,待在稍微凉爽的地方,或者洗个温水澡,用温水毛巾敷前额部,擦四肢和前胸后背,通常过几个小时体温就恢复正常了,但在进行这些降温自处理时,如果有手脚发凉、全身发抖、口唇发紫等所谓寒冷反应,要立即停止这种降温的方法;如果体温超过38度,就要考虑是不是细菌或者病毒感染了,最好到医院确诊。
一般来说,细菌与病毒是造成宝宝受到感染的最常见致病源,这两种情况导致的发烧,处理办法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是细菌感染,只要选准抗生素,治疗效果就会很好。如果是病毒感染,目前还没有特效药,可以服用病毒灵、板蓝根冲剂、金银花等。病毒感染的发热到一定时间就会自行下降,切不可因为发烧就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药都一股脑用上。
这里也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些经验帮助大家判断:
如果发烧的同时流鼻涕,可能是感冒了;
如果伴随咽喉痛,可能是咽喉炎、扁桃腺炎;
持续发烧39℃左右,白眼珠充血且出眼屎,可能是游泳池热;
如果在高温场所发高烧的同时,筋疲力尽,可能是中暑了;
如果伴随腮腺肿胀,可能是流行性腮腺炎;
如果耳朵流水、情绪不稳,可能是中耳炎;
如果咳嗽得喘不过气来、呼吸困难,可能是肺炎;
如果牙床发红、唾液多,可能是口腔炎;
如果呕吐、抽筋、前囟门凸起,可能是脑膜炎;
如果呕吐、抽筋、意识不清,可能是肺炎、急性脑病 ;
如果尿的次数多、血尿,可能是尿路感染;
如果发烧的同时,抽风,可能是热性抽筋...
在临床上发现,有一部分小儿发热时体温升高很快,体温也很高。婴幼儿发烧很容易一下子冲到40℃高烧,也常常因高烧而发生惊厥,比如意识丧失、眼球固定或上翻、头颈后仰、面肌及肢体抽搐等危急症状。在高烧到40℃以上时,的确容易引起脑部损伤,所以,当小儿高烧到38.5℃以上时,如果物理降温不能解决问题,应采用相应的药物退热措施。
但值得家长注意的是,使用退烧药尤其勿过量,有时家长“降温心切”以为用多一点药物,就可以迅速降温。实际上,当用药过量时,常可引起过于剧烈的药效反应,比如英国政府近日发布的一项药品警示:有69种常用感冒药都含有15种可能导致副作用的成分,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导致幻觉以及干扰睡眠等”,儿童服用甚至有死亡危险。
因此,专家认为,在小儿使用退烧药时,计量必须准确,特别是要避免因退热心切而过量用药。
切记:不可用酒精给小儿擦身,酒精易使血管扩张,血容量下降引起休克;不能像成人一样,感冒多穿衣捂汗使体温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