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aris操作系统小技巧

2025-10-22 15:59:06

1、以下是一些小技巧,虽然不常用,但很有用。 1、当用telnet访问另外一台工作站时,回格键不能用,Del键变成了回格键,如何使回格键恢复使用? 用如下命令:Stty erase ^H 2、当用telnet登录另外一台工作站时,如何使登录工作站的图形界面显示在本机上? 使用如下方法:

在telnet之前,先使用以下命令 

#set |grep DIS 用于查本机终端编号,如5.0 

#xhost +登录机主机名或IP地址 

在telnet之后,使用: 

#DISPLAY=本机主机名或IP地址:本机终端编号 

#export DISPLAY 

           

3、当root口令忘记时,怎么办?如何登录到root? 办法如下: 

利用SOLARIS的启动盘来启动,然后把硬盘mount上去,修改硬盘上原etc目录下的shadow文件, 把root下的密码用一已知的用户密码代替,该密码就成为了root用户密码;或者干脆删除密码,变成无密码。然后重新启动主机,用该已知的用户密码就可登录root用户。 

步骤如下:

1.把你的solaris光盘放进cdrom 

2.键入stop+a 

3.当出现'ok'字样时,键入boot cdrom -s 

4.cd /tmp/root 

5.mkdir /tmp/root/xxx (xxx是什么鬼东西就无关紧要了) 

6.mount /dev/dsk/c0t0d0s0 /tmp/root/xxx (在这里c0t0d0s0是你的root盘) 

7.运行csh 

8.setenv TERM vt220 

9.cp /tmp/root/xxx/etc/shadow /tmp/root/xxx/shadow/shadow.bak 

10.vi /tmp/root/xxx/shadow,并且将root项里的password域删除即可。 

11.重启动,你就可以以无密码的root登陆了,这时更改你的密码。 

           

4、如何动态改变SWAP区的大小? 

方法是:先用mkfile建一个空文件,然后用Swap 命令即可;具体步骤,举例说明如下:如利用/export/home磁盘片中的空间,把swap区扩大200m(当然你可以要求更大):

a)、 #mkdir /export/home/swap 

#cd /export/home/swap 

该步可以没有,只是为了把扩充的交换区文件放在一个统一的目录(/export/home/swap)里面。 

b). #mkfile SIZEm swap1.file 

(SIZE大小根据你的需求,该例中是200;

swap1.file是一个SIZEm的空文件,名称可以随便你自己定) 

c). #swap -a /export/home/swap/swap1.file 

(把交换区扩充SIZEm) 

d).建立/etc/rc2.d/S99swap并将第三步的内容写入。 

           

(该步使系统重新启动时,可以自动把扩充的交换空间加上;如果没有该步,在系统重新启动后,需要手工加上,否则交换空间不会扩充)。

5、DOS文本文件到SOLARIS下的使用问题 

如果在DOS下编的脚本文件,在SOLARIS下使用时,需要做一下变换,方法如下:在SOLARIS下用vi编辑器打开文件,按“shift+:”键进入命令模式,键入“1,$s/^M//g”,其中 ^ 是control+V键,M是control+M键。 

6、内部网站上的Answerbook启动,用: 

/etc/init.d/ab2mgr start 

7、当修改了SUN主机的PROM配置,想恢复缺省配置时,一个方法是直接用键盘敲入命令,但当输入设备设为非键盘时,该方法不行,请在重新启动机器时,按住“Stop+N”键,即恢复所有缺省配置。 

8、answerbook的安装,进入……/product目录后,用如下命令:pkg -d . 

9、SUN U60只能在单用户模式下运行,如何恢复? 

问题描述: 

为了将工作站设为从DHCP动态分配IP,并且将主机名由"unknown"改为原名 修改了/etc/init.d/rootusr,将dhcpinfo后面三行(不是四行)注释掉;

hostname=`/sbin/dhcpinfo Hostname` 

# case $? in 

# 0) [ -z "$hostname" ] && hostname='unknown' ;; 

# 2) try_dhcp=no ;; 

esac 

重启后,提示: 

/sbin/rcs:ysntax error at line 143 : 'esac' unexpected 

INIT:cannot creat /var/adm/utmp or /var/adm/utmpx 

INIT:SINGLE USER MODE           

输入root口令后,只能运行在单用户模式,且vi、ls等都不能用(#vi:not found) 

如何才能打开/etc/init.d/rootusr文件进行修改,恢复正常状态。 

解决方法: 

请找一个SOLARIS的安装启动盘,使用以下方法可以修改rootusr文件,步骤如下:

(1).把你的solaris光盘放进cdrom 

(2).键入stop+a 

(3).当出现'ok'字样时,键入boot cdrom -s 

(4).cd /tmp 

(5).mkdir /tmp/xxx (xxx是什么东西无关紧要,随便取一个名字,如test) 

(6).mount /dev/dsk/c0t0d0s0 /tmp/xxx (在这里c0t0d0s0是你的root盘) 

(7).运行csh 

(8).setenv TERM vt220 

(9).vi /tmp/xxx/etc/init.d/rootusr,把esac那行也注释掉即可。 

(10).把solaris光盘拿出,reboot,重启动即可。           

10、当无法显示图形界面时,如何解决? 

运行Xhost + 主机名。 

设置环境变量DISPLAY,DISPLAY=:0.0; export DISPAY 

11、访问权限限制: 

如果要限制root从远程登录,应修改/etc/default/login文件,加入一条“console=/dev/console”; 

在使用ftp时,如果要限制root权限,应修改/etc/ftpusers文件,加入“root”即可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