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处理情绪失控的孩子
1、一、冷静处理,保证孩子安全的情况下,沉默以对。有种观点认为,孩子情商低是因为小时候哭得不够。孩子大哭可锻炼其肺活量,可使孩子心肺更加健康。所以,孩子一哭就去哄,不断满足他的要求,会让孩子变本加厉地乱发脾气。朋友家两岁的孩子偏要玩淘气堡,家长抱孩子离开,孩子在妈妈的怀里嚎哭了二十多分钟。这种时候,要马上抱孩子离开淘气堡的环境,边走路边给她讲故事,转移注意力。转移注意力是平复孩子暴脾气的办法之一,可带她到玩具区玩玩,或者买一种她爱吃的零食。如果孩子仍然哭闹,我们要带她回家,让她在卧室的墙角坐下,身边放一个椅子,“静坐面壁”一会儿。这种方式不亚于惩罚,要比惩罚更好,不会带来负面效应。既表达了家长的坚定,又能让孩子在安静的空间里调整失控的情绪。记得一档亲子节目,一位明星父亲,在女儿倔强坚持看电视时,他就采取了“静坐面壁”的办法,孩子大哭着向父亲承认错误,并表示不再看电视了。孩子安静下来后,不要训斥孩子,表示原谅并接纳孩子的错误,不能继续冷漠不理睬,使孩子感觉因为犯错,你不再爱他了。

3、三、换一种方式说话,蚋草扭佤避免反弹效应。你经常说,“不准出去玩儿,马上吃饭了。”“别弄脏衣服。”“离水远一点,小心弄湿衣服。”“别吃垃圾食品,不健康。”我们越是制止孩子不要做,孩子越是想做。我们认为是孩子的逆反心理作怪,认为我们明明告诉你不该做什么,你偏要做,是对抗的表现。我们就会非常生气。其实,孩子未必故意为之。实验证明,我们越是不想孩子做的事情,他越想去做。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丹尼尔做过一个实验,他要求参与者尝试不要想象一只白色的熊,结果,人们的思维出现强烈反弹,大家很快在脑海里浮现出一只白熊的形象,也叫反弹效应。比如,减肥的人越是节食,关注不该吃什么,越吃得多,越想吃高热量的食物。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我在减肥期,更想吃蛋糕,巧克力,更想喝奶茶。压抑欲望,往往更加难以控制欲望。换一种方式说话,你会收到不一样的效果。“你现在就可以出去玩儿,但你恐怕会错过晚饭。”“穿着整洁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养,会受到更多人的喜爱和尊重。”“湿衣服会让人感冒。如果你弄湿了衣服,我们得马上回家。我想,你更想多玩一会儿。”“吃水果和蔬菜更健康。”想让孩子听你的话,少犯错,我们试着用正向的引导,而不是负面的批评。

5、五、家长要做到温和而坚定,嘴巴温柔,心坚硬。很多妈妈用错的方法,经常是嘴巴很严厉,实施起来就不坚定。说好了这次坚决不给买玩具,孩子一哭闹,家长心就软了。妥协后还会对孩子说,下次不许了啊!下次孩子还会更加激烈地哭闹。因为上次已奏效。所以,妈妈一定说到做到,才能让孩子不敢再耍脾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