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古玉十二字鉴定法

2025-10-19 16:17:41

1、因玉表浆层的包裹,在玉体上便会形成一层与外界土壤之间的隔膜物质呈壳状半透明紧裹状态,致使古玉产生这种视觉净感,真品红山玉多表现为虽有浆却不显脏烂的感觉,一件玉器要根据表层信息来判断其成因和对应成因的应有状态是否符合工上自然态质变规律!而仿品则都呈现脏、烂、模糊之感

2、红山文化玉器整体因水.时间和地热、地压.地层的深度等物化的作用玉器会变软而产生的一种质的变化并产生失透感,玉整体呈现水充盈状态由如煮熟的萝卜,经电子扫描测试,其含水量明显高于生玉。此特征要注意区分老料仿品,老料仿品表层无自然态

3、红山文化玉器显现的肥油状物质(解理)多存在于透闪石材质的玉器中,其表象与原材质有明显色差,其所处部位应与玉体存在明显凸起或凹陷,边缘清晰且带沟槽,立体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此种特征尤为明显,肥油状部位透光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而仿品多用含有白色油状物的钾长石或滑石仿制,其料质极软

4、因地质原因,某些坑口的红山文化玉器会呈现整体胶冻质的透光感.或因水融失色,有些也表现为局部不规则斑块状透明和失透感,此种透明不是玻璃般的通透感

5、红山文化玉器的葬香味,因其埋藏年代特别久远,故大多表现为相对单一的土香味,而年代越靠后的葬玉则有明显的墓葬味。浅土层器物因经地表水长期冲刷,其土香味则几乎散发尽,故难以嗅到,用老坑土熏蒸的仿品也有其葬味,但此种仿品的葬香味与真品相比,存留时间短,易淡退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