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性能监控组件sar使用教程

2025-05-03 22:06:37

1、首先我们需要系统可以连接网络,因为sar插件包含在sysstat包内,我们输入"yum install sysstat"进行安装。具体操作如下图所示。

Linux性能监控组件sar使用教程

3、然后介绍另外一种用法,获取CPU各个核心的使用情况,我们输入"sar -P ALL 2 2",意思为获取CPU各个核心的使用情况,时间间隔为2秒,获取2次。具体结果如下图所示。

Linux性能监控组件sar使用教程

5、然后介绍如何获取系统整体I/O使用情况,输入"sar -b 2 2",意思为获取系统的整体I/O情况,间隔2秒,获取2次。具体结果如下图所示,针对结果出现的各项指标我们简单介绍。1、tps: 每秒向磁盘设备请求数据的次数,包括读、写请求,为rtps与wtps的和。出于效率考虑,每一次IO下发后并不是立即处理请求,而是将请求合并(merge),这里tps指请求合并后的请求计数。2、rtps: 每秒向磁盘设备的读请求次数 。3、wtps: 每秒向磁盘设备的写请求次数 。4、bread/s:每秒钟从物理设备读入的数据量,单位为 块/s 。5、bwrtn/s:每秒钟向物理设备写入的数据量,单位为 块/s。

Linux性能监控组件sar使用教程

7、最后我们介绍如何获取网络使用情况,输入"sar -n DEV 2 2",意思为获取各个网卡的使用情况,间隔2秒,获取2次。具体结果如下图所示,针对各项指标简单介绍1、IFACE: 网卡名称。2、rxpck/s:每秒接收的数据包总数。3、txpck/s:每秒传输的数据包总数。4、rxkB/s:每秒接收的KB字节总数。5、txkB/s: 每秒传输的KB字节总数。6、rxcmp/s: 每秒接收到的压缩数据包的数量(例如cslip等)。7、txcmp/s: 每秒传输的压缩数据包的数量。8、rxmcst/s: 每秒接收的组播数据包数。

Linux性能监控组件sar使用教程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