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如何布置作业
1、小学教师如何布置作业 一些课程内容的学习和巩固既要依靠课内的学习,也要赖于学生的课后练习与作业。所以,教师布置适当的课外作业是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学生掌握好知识的重要手段。我们教师要提高重视,有效地布置好课后作业。
2、一、明确布置作业的目的 布置课外作业是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课内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所以要加强基本技能技巧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的能力,并及时发现和弥补教与学中的遗漏、不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二、课外作业的内容与形式 1、复习与预习:根据上课的内容及时做好复习,并预习好下节课要学习的新内容。 2、璜模惜割完成书面作业:如课后练习,课后巩固、延伸等作业。 3、完成实践作业。如需要动手操作的实验、或实地、实物观察、或动手制作学具、标本等。 4、阅读课外书籍:选择与上课内容相符合或相关联的内容来阅读,促进知识的巩固和延伸。
4、三、布置课后作业应注意一下几点: 1、课后作业的内容既要符合大纲和教材要求,又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助于学生掌握好知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能。
5、 2、课后作业的内容要精选:要注意选择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习题,使学生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搞题海战术。一定得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设定。 如:在设定《爱发薨坨诨罾脾气的孩子》这课的作业时,我根据不同学生的学识水平,性格特点设计有以下几道作业:(1)、对本课生字、新词掌握得不够好的,写生字、新词。(2)、对本文朗读不够通顺、熟练的,要求回去练习读,把课文读通顺、有感情。(3)、善于写作、想表达的同学,可以动笔写一写自己的学习收获或感受体会。(4)、善于说,想说的同学,小组讨论交流:平时遇到不顺心的事时,自己是怎样对待的?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作业。
6、 3、老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来设计易难度,对于学习较好的学生可以布置一些难度大一点的题;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针对他们的薄弱环节加强基本题的练习。
7、 4、课后作业总量要控制:一般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三、四年级30分钟左右;五六年级不超过1小时。
8、 5、课外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要求:如审题认真、书写工整规范、作业时留有空白处,以便做错时订正、步骤分明、按时交送、家长签字等。
9、 6、要经常听取学生、或家长对作业的反应:特别是学习水平中下的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我们要多关注他们,多指导他们完成作业的方法,帮助他们分析解题错误的原因,从而提高完成作业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