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南古镇-乌镇民俗风俗二---酒和蓝印花布
1、三白酒,南北朝时就有记载,梁武帝萧衍有诗云:“金杯盏白酒”,颇为历代缙绅所称道,有云:“年末小民之家,皆尚三白”,三白者乃米白、曲白、水白(清)之谓,民间年底家家酿制,腊月和过年饮“三白”成了酒俗。三白酒俗称杜搭酒。乾隆《乌青镇志—风俗篇》曾这样记载:“四时十二月,月月有仪,异常闹猛。” 此外,建房和上梁酒,集会喝会酒,茧行开称,丝行开业、商店作坊新开喝开张酒。连庆贺婚嫁叫吃喜酒,成了办喜事的代称。庆贺寿诞叫吃寿酒,生了孩子办三朝酒、满月酒、挪周酒。死了人办素酒。还有接风酒、顺风酒等等。真是无酒不成礼仪,酒俗成了乌镇文化生活的一大内涵。古代文人骚客留下了带“酒”的诗篇数百首

3、乌镇的蓝印花布非常有名,蓝印花与苗族的蜡染一样,都是我国最损枉颜陛古老的织物印花方法之一。与苗族的蜡染布相比较,蓝印花布无论是在色彩的饱和度,还是啾骱卵霸印染工艺技巧方面都是有过之而不及的。蓝印花布古称“药斑布”、“石灰浇花布”,又称“蓝拷花布”,是我国传统民间工艺中的一枝美丽奇葩,它以质朴的色彩,古拙的纹样,素雅的风韵,清新明快的魅力而享誉海内外的,因为布是以靛蓝印染而成,故名蓝印花布。 蓝印花布制作历史渊远流长,早在秦汉,在织物上印上花纹染色的面料称作“缬”,据《二仪实录》载“缬,秦汉间始有”,《周礼·工记》在记载当时染色工艺状况时也写道“青与白相间也”。 在秦汉造纸术未发明,棉花种植尚未引进,因此人们只能在木板上二面阴刻成花纹,然后把麻、丝织物夹在二块花版之间进行草木染色。用这种方法生产的印花布称作“夹缬”,这也可以说是今日蓝印花布之雏形。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