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作用

2025-05-10 00:27:33

1.溶滤作用,在水与岩土的相互作用下,岩土中的一部分物质转入地下水中,这就是溶滤作用。溶滤作用使岩土遴佰帙碰失去部分物质,地下水则增加了新的组分。水是由一个带负电荷的氧离子和两个带正电荷的氢离子组成。由于氢氧分布不对称,近氧原子一端形成负极,构成极性分子。水与岩土作用时,带电性的水极性分子,往往将矿物晶格中联结力弱的离子俘获到水中,溶滤作用是一种自然界广泛存在的水岩相互作用。 2.脱碳酸作用, 水中CO2 的溶解度受周围环境的温度和压力控制。CO2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或压力降低而减小,其中一部分CO2 便成为游离CO2 从水中逸出,这就是脱碳酸作用。其结果使地下水中的及Ca2+、Mg2+减少,矿化度降低:深部地下水压力较高,沿断裂或构造裂隙上升,出露地表,形成上升泉,在泉口压力减小,由于脱碳酸作用,在泉口往往形成钙华。例如,云南中甸的白水台和四川黄龙多彩的泉华景观,就属于典型的脱碳酸作用形成泉口钙华堆积。深层地下水温度较高,由于脱碳酸作用使Ca2+、Mg2+从水中析出,往往造成含水层钙质胶结明显,水中阳离子通常以Na+为主。 3.脱硫酸作用,在还原环境中,当存在有机质时,水中的有机盐和为脱硫菌群落提供了良好的繁衍条件。脱硫菌在繁衍过程中将还原成H2 S,同时将有机盐氧化成CO2。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