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玩具还是死玩具 让儿童越玩越聪明的奥秘
1、玩具还有“活玩具”和“死玩具”之分?的确有,而且早在几个世纪之前的西方,以及100年前的民国,都已经有这样明确的对玩具的分类。和大家通常所理解的不同,那些高科技玩具,能发声、发光,还能跑、能飞,看似是“活玩具”的,其实,是“死玩具”;那些最简单的玩具,譬如皮球、积木,甚至不能被成为玩具的沙土、石子,看起来最为“死玩具”的,恰恰是“活玩具”。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里的“死”和“活”,指的是孩子玩玩具时的动作和反应。玩那些电动玩具的时候,孩子的动作,是僵化的,孩子的思维,是呆滞的,所以,这些玩具,是“死玩具”。而那些诸如皮球积木的玩具,孩子可以拍它、捏她、摆它、塑它,它就会呈现千变万化的形态,此时,孩子的动作,是灵活的,思想,是最富于创意的,所以,这些玩具,是“活玩具”。科技发展、商业发达的今天,玩具可谓五花八门、千奇百怪。但是,如果按照“死玩具”和“活玩具”的分法,把如今的电动玩具,形象玩具,益智玩具,自然玩具等一一归类。你就会发现,孩子们大多数的玩乐时间,都被“死玩具”掌控了。孩子小的时候,我总是热衷于给孩子买电动玩具,色彩鲜艳,音乐动听,孩子则是拿过什么就玩什么,但是最感兴趣的还是各种球类。每次玩球的时候,孩子嘴里总是发出欢快的声音,会爬的时候就追逐着球快速的爬,兴奋的口水流了一地;再大些会自己走的时候,就是一跑一颠的去追逐球......相反对于那些我觉得漂亮的,好玩又益智的玩具总是摸摸看看就放一边了。从此我就从这些细节中逐渐发现了一些孩子对于玩具的兴趣,并且不再胡乱的去买玩具。后来,孩子长大了一些。阿姨经常带着她和小区里的一群好朋友到处跑着玩,我经常看到阿姨特意带着孩子去小区一片专门给孩子们开发的沙地里玩,每次孩子都玩的不亦乐乎。我十分开心,因为我发现自己对玩具和游戏的理解,和阿姨从最朴实的角度出发的行为,实际上是一样的!我也非常赞成阿姨的一句话,“玩具不需要多,同类的一件就够了!”还有阿姨对于孩子每个年龄段的所玩的玩具有所选择,这也是我学习的地方,我经常把所有玩具放在一处,但是阿姨总是选择几件拿出来,其余的都收起来,阿姨说:“太多的玩具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让她不能够专注的玩一个玩具,这样会影响她以后长大在学习上的习惯!还有就是,在什么年龄段选择适合这个阶段的玩具可以训练和引导孩子的各项机能"这些的确都是我不曾想到的,下面,就分析下集中不同的玩具类型,判别下“生与死”,供大家参考:
2、类别:电动玩具所属:死玩具指数:五颗星包括:机器人、直升飞机、遥控汽车、火车模型等这类玩具具有一个特别明显的特征:就是“贵”。正是因为贵,家长总是嘱咐孩子玩的时候要小心,别轻易玩坏了。第二个,就是危险,这些玩具大多是金属、塑料制品,使用电池,会飞会跑,容易伤到人,需要特定场地,专人陪护。最后,就是容易没电,容易损坏。充电半天,能玩半小时,坏了也不好维修。就是这样的,玩起来小心翼翼,找场地费尽心思,大人陪得辛苦异常,玩一会儿就戛然而止,玩坏了就束之高阁的玩具,居然是玩具店的“主流玩具”。我想主要是因为价格贵,包装大、买的时候觉得送人有面子,玩的时候虚荣炫耀。商家宣传说协调手脑,其实大多数时候是大人在协调手脑,小朋友在旁边看着。由于玩的条件过于复杂,这些玩具买来之后,很少频繁地玩。往往是刚买的时候新鲜几天,后来就郑重其事地收在箱子里了。这类电动玩具,其实是玩具性价比最低的。

4、类别:益智玩具所属:活玩具指数:四颗星包括:积木(乐高)、魔方、七巧板、皮球,蜡笔、剪刀等首先,我把那些打着“学习机”称号的电子类产品排除在外。我只是奇怪,那些早就应该被淘汰的低端高价产品,为什么还在各大商场、书店堂而皇之地售卖——现在都什么时代了,如果孩子真需要用屏幕学习的话,请下载一个精美的APP好不好,那才是未来的趋势!当大家都已经开汽车的时代,怎么能还让孩子学驾驶牛车呢?我就懒得去分析学习机上的那些毫无教育意义的生拼硬凑的内容了!益智类的玩具倒是有很非常好的玩乐价值,可以,由于其构造简单,成本低廉,利润微薄,已经不是玩具生产商热衷推广的类型了。积木:积木是属于“鼻祖级别”的玩具,可以说是所有玩具的祖先吧。这种玩具最大的益处,就是用简单制造复杂。一盒小小的积木,可以做床、制桌,造桥、砌屋,乃至建塔、筑城。这是刺激想象力,发展创造力的玩具的代表。乐高玩具,其实就是升级版积木,更便于每个物件的联结——但这种增加的功能,有时候也限制了更多的可能性。皮球:这几乎是全世界最受孩子喜爱,普及度最高的玩具了!无论在哪个国度,任何地方,只要给孩子一个皮球,孩子就会乐上一整天!为什么孩子那么喜爱皮球呢?这个圆圆的家伙,其实是很贴心的玩伴。你拍它轻点儿,它就挨你温柔点儿,你拍它重点儿,它就活泼一点儿,你可以和它一起跑很远,也可以把它压在身下。总之,你每次和它玩的结果,都不一样!魔方、七巧板等:小巧可爱简单的玩具。这种玩具不是创造性的,但是很锻炼孩子的归纳能力与和找规律的能力。我并不赞成一上来就教孩子游戏攻略的做法——应该让孩子自己通过瞎玩,来总结经验,发现规律——就像迷宫,你可以带孩子轻易地走出,但却剥夺了孩子自己寻找路径的乐趣,也妨碍了孩子自己学习的能力。我经常看到,很多大人甚至在孩子给已经画好了的图画填色的时候,都拿着孩子的手去涂!有很多家长问我,为什么孩子没有自信——我想,如果家长不放开孩子的手,在孩子耳边训斥“这样不对,应该这样”……那么,孩子怎么会培养出自己的自信呢?!蜡笔:是的。蜡笔是可以画出画的玩具,而不是学习画画的用具!——不知道家长能不能理解这句话。当蜡笔是玩具的时候,就不会有学习的规则,就是孩子的玩具。因为是玩具,所以,随便让孩子画,无论他画得有多么幼稚,多么离谱,都不要干涉。这是孩子认识世界,表现事物的方法,是他自己去体会的一个过程。家长千万不要做的,是在旁边说“这张画得好像啊!”,“这张应该这样画”;家长只要鼓励孩子画,并十分尊重孩子的画,就可以了。请把孩子的画收集好,并把孩子喜欢的画,装在框里,挂在墙上!剪刀:同蜡笔一样,给予孩子玩乐的自由,随他剪任何他想剪的东西。很多家长担心安全问题,可以选择儿童剪刀。但我发现,孩子其实很容易就能学会安全使用正常的剪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