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课文春中的嗡是什么意思
“嗡”形容昆虫飞动的蠹韦睥谚声音,飞虫特有的持续刺耳声或很快的不规则的震动产生的声音。
基本字义:
1、〔~子〕京二胡,胡琴的一种。
2、象声词:飞机~~响。蜜蜂~~地飞。
组词如下:
嗡子、嗡营、嗡鼻、嗡蓝、嗡鼻音、嗡鼻头、大轰大嗡、嗡嗡营营、大哄大嗡、嗡然不绝
扩展资料
字形演变
组词解释:
1、嗡子:拉弦乐器。形制与二胡相同而稍小。是京剧及川剧、豫剧、评剧伴奏乐队的重要乐器。
2、嗡营:象声词。
郭沫若 《丁东草·丁东》:“无昼无夜地我只听见有苍蝇在我耳畔嗡营。”
3、嗡鼻:亦称“ 嗡鼻头 ”。指发音时鼻音浓重。
徐迟 《不过,好日子哪天有?》:“一个嗡鼻头的声音忽然唱起来。”
4、嗡蓝:净法界真言:嗡蓝。能令三业悉皆清净。
5、大轰大嗡形容不注重实际,只在形式上轰轰烈烈。
我们干工作要脚踏实地,不要大轰大嗡。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阅读量:63
阅读量:30
阅读量:35
阅读量:95
阅读量: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