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中国电影,经历了自己的成人礼
450亿,这是截止到2016年12月28日的中国电影票房的全年数字,从2002年的不足10亿发展到如今的450亿,中国电影票房数字翻了45倍,2015年48.7%的火箭式增速,更是让中国电影满怀信心的开始向北美发起总攻。
但事情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虽然还有3天时间,但2016年的票房增速或不足4%,这也是17年来,我国电影票房增长最慢的一年。
当中国电影票房今年增速开始放慢时,的确有人担心过。然而,这就像一个孩子成年的全过程,身体的成长速度总是惊人的,但在18岁的成人礼后,虽然身体上的成长有所放缓,心理却开始趋向成熟,一点点将浮躁不安沉淀为踏实稳健。
有关部门此时逐渐释放出加强监管的积极信号,多项“明星收购案”被证监会叫停,《电影产业促进法》出台,严厉打击票房造假等危害市场行为——这些举措就像败火的良药,提醒电影人放平心态,帮助中国电影健康成长,让所有人的注意力从票房重新回归到电影本身上来。
这两部电影都因过硬的品质而叫好又叫座
号称“一哭二撕三堕胎”的国产青春片也走出了过往的困境——《七月与安生》的四位女编剧将安妮宝贝略显单薄矫情的原著改编成了有血有肉的电影故事,两位女主角周冬雨和马思纯的出演也让角色入木三分,金马奖开出的双影后恐怕是对青春片最好的正名。
连《长江图》《路边野餐》《塔洛》这样的话题影片“限量上映”
依然在这个11月,《电影产业促进法》筹备更改十三载,千呼万唤始出来。毫无疑问,这项法案将对放开电影市场程度、电影行业正规化程度以及对国产电影的支持程度有着大幅提升。这项法案将给中国电影的未来带来全新的局面,也将带着中国电影迎来更好的时代。
而在更早之前的8月,两大国有电影公司——中影和上影相继在上交所鸣锣上市,无疑释放出电影领域加速文化体制改革的积极信号,有望为电影国企注入市场活力,也标志着国有电影企业与资本市场的联姻进一步深入。
除了组织和法规上的破旧立新,几位大导演也不断突破着自己。
尽管有独步江湖的冯氏喜剧,但小刚导演依旧像个孩子一样,在《我不是潘金莲》的艺术创作上足够任性大胆,拍出了《我不是潘金莲》中与叙事结合的圆形画幅及方形变体画幅。
《我不是潘金莲》突破电影构图
于是,我们在方圆交错中看到了敢于直面官场现状和人情世故的佳片,而58岁的小刚导演也凭借这部内心认可的真正处女作荣获了金马奖最佳导演。
无论过去有多大的成就,都需要不断突破自己,改变自己,冯小刚如是,张艺谋亦如是。
今年最受期待的贺岁片《长城》上映之后,口碑褒贬不一,但从中美合拍片的角度看,这部影片却意义非凡——“中美合作早晚都要有人做!我愿意为你们这些年轻的导演探探路。如果成功了,我们内地的电影人会有更多机会和海外,尤其是好莱坞的资本和技术对接合作。”张艺谋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即便是强势的好莱坞也要立足全球市场,中国市场的飞速发展,给了电影人一个可以预见的新型全球模式——开发立足中国市场且在全球发行的合拍电影。
《长城》如果能在全球范围收回成本,乃至盈利,其影响将不再局限于内地电影人与好莱坞的资本、技术对接,也会加速新型全球模式的到来,这将对中国电影的发展,以及好莱坞资本的流向产生深刻影响。
正如广电总局电影局张宏森局长所言:今年秋天,部分电影人共聚长春,形成了一个基本共识——发展是硬道理,质量是生命线,改变是新课题,团结是凝聚力。完成这个共识,任重道远,艰辛备至。
撰文、编辑/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