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让孩子放开我的手,自己走起来

2025-05-25 23:49:17

独走,顾名思义就是指儿童在没有外界辅助的情况下独自完成步行活动,一般在11-15个月左右出现。在多数家长看来,是衡量孩子还需不需要继续进行康复或密集康复训练的一个指标。常常可以听到家长在问,我的孩子什么时候可以自己走路啊,会走路我们就不用每天做训练了,照顾孩子就不会这么累了。确实是这样,独走是人类抗重力伸展姿势达到最高的阶段,是儿童除爬行外可以使得躯体主动转移的一项能力,独走可以使活动具有一定的主动性,扩大认知范围,并且增加与周围人的交往机会。独走是儿童维持协调步态,发展跑、跳功能的前提。当儿童获得独走能力,可以减轻照护者的负担,为儿童以后的生活自理奠定了基础。

影响因素

1、那如何才能让儿童获得独走的能力呢?在回答这个问题前,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孩子为什么不会独走,换句话说孩子想要学会独走有哪些影响因素。1、具有双下肢持重能力2、站位平衡反应出现站位动态平衡反应出现3、双下肢交互运动能力4、独走的机会充足

当孩子还不具备独走的能力时,要知道孩子是否具备上述能力。根据孩子的具体问题进行针对性训练。

1、当儿童下肢力量不足以支撑自身体重时,则无力维持站位,进而完成独走活动

2、 站立位静态平衡及动态平衡可以使儿童在站立位和步行中保持身体稳定而不跌倒。当儿童获得静态站立平衡能力时可以维持稳定的站立姿势;动态站立平衡能力则可以使儿童在步行时维持稳定;当儿童获得静态站立平衡能力而未获得动态站立平衡能力时,则会出现无法自由移动的情况,当他们想要迈步时就会跌倒,或静态平衡被打破时不敢迈步直接坐在或趴在地上。 儿童的异常姿势会影响站立位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例如膝反张的孩子在步行中会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似乎随时会摔倒;屈髋肌群张力增高而肌力不足的孩子,会出现步行时上半身摇晃很厉害,需要人或助行器辅助步行。 关于辅助器具的选择,学步车对于家长来说是非常方便的器具,把宝宝放在学步车里自己就可以安心做家务事了。但是学步车对于孩子来说,不仅不能起到学习步行的作用,还会造成很多危害,包括延迟孩子的运动能力发展、造成孩子骨骼畸形等。

3、双下肢主动交互运动能力是儿童步行必备的能力,若儿童未获得此项能力,则无法保持步行的协调。双下肢交互活动的基础是双下肢的肌力,双下肢肌力不足则无法产生活动或出现异常活动,例如屈髋肌力不足时出现划圈步态。

4、多数家长不清楚孩子的具体能力,会觉得孩子还不会独走而一直辅助孩子步行,且对于儿童来说辅助过多;部分家长怕孩子摔跤而不敢放手。对于学习独走的孩子来说,最大的障碍就是过分的爱护。对于孩子的辅助量和辅助方式需要询问治疗师,了解在辅助时如何起到引导效果。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